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到秋

唐代李商隐

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云滞所思。
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抒情 怀人 友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扇子般的凉风吹过,像长簟般的细雨闪光。我遥望南天层云万里,怀人不来呀多么惆怅。
从春望到夏,从夏望到秋,只是一片寂寞凄凉。枫叶红时,苔藓翠绿,正是我闭门独处的时光。

注释
淅沥(xī lì):形容风声的轻微萧索。簟(diàn):竹席。流离:竹席纹路光洁的样子。
南云:南方的云,指代南方。滞:停留。所思:指所怀之人。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3878
2、 顾之京.李商隐诗歌精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215
3、 许祖性.李商隐诗选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135-136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怀人诗,大约作于大中二年(848)诗人滞留巴、楚之时。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157-1158

赏析

  纪昀评此诗说:“到字好”“住得恰好。”纪昀对“到”字的理解可谓是慧眼独具,别有会心的。先言“好”,后又言“恰好”。前面称“好”,是因为诗人选字精到,言约意丰,后面称“恰好”,是因为此诗含蓄深婉,情韵悠远。其实,细味全诗,这“到”字的“好”处不只两点,它还别有一番深意在。

  首句“扇风渐沥簟流离”,先拈出“扇子”和“竹席”这两件东西,以必不可少的夏令用具来点明时令节气。选物典型,特征鲜明。而夏季的点明,又将预示箸秋天的来临。要知道,这“秋天”在诗人心目中是个重要而喜人的季节。因为到了秋天,他就可与早有相约的友人相聚,把酒临风,一任倾诉离别的愁苦,“秋天”,对于诗人来说,已不是一般的季节概念,而是喜庆的象征,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圆和尚还丹霞

宋代何绛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宿山馆

唐代杜荀鹤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湖上晚景四首

宋代宋庠

春溜来无限,新蒲绿未齐。
苍烟山带北,红浪日平西。
野鹜时孤往,林鹦忽并啼。
一篇行一曲,依约似青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翦梅 三首寓意寄故人

元代谢应芳

昆冈火烈去年时,玉也灰飞。石也灰飞。鹤长凫短总休提。善有天知。恶有天知。今年快活保妻儿。歌也相宜。舞也相宜。挥金如土醉如泥。休负佳期。莫负佳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王昆仲画障

明代徐熥

寒流瀰瀰泻石壁,严霜剥树枯干瘠。鬼斧斸石江浒蹲,怒蛟吹水奔涛逆。

鼪鼯狐魅昼攫人,丛林灌木无行迹。我览生绡毛骨寒,披索枯肠动吟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林六引民部招游金鱼池分得六鱼

明代李之世

澄澄鉴碧沼,潴水贮文鱼。已近清华地,还疑濠濮居。

榆杨荫曲榭,荇藻敷周除。信是皇慈洽,曾供睿赏馀。

层层翠鬣绕,粲粲锦鳞舒。分沫承天泽,依光接玉渠。

春游倾士女,暇燕盛簪裾。蠕动沾灵贶,人禽囿广舆。

虹流纷射渚,水赤幻呈书。钩饵相忘处,天渊长晏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沈中书归觐松江

明代曹义

同作金台客,频联玉笋班。一朝膺紫诰,千里向家山。

别酒从今醉,孤舟何处弯。离亭无限意,相逐到云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临泷寺

唐代韩愈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
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