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下泉

唐代皇甫曾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波荡漾的水面映射出四周山色,澄澈的泉水倒映着山间林木扶疏的姿影。
不理会石上的喧闹纷乱,独自回忆着山中的静谧。

注释
漾漾:水波飘荡的样子。
山光:山的景色。

参考资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泉的小诗,它不是写山中的泉,而是写山下的泉。山中泉是涓涓细流,而山下泉则常常已汇流成小潭。依傍山麓,不免倒映出山光林影。诗就是从描写这水中的倒影开始的。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写轻波荡漾的水面,反射著四周景物的色彩,或草木之幽绿,或岩石之沉黑,总之是那山的色调。而在那山的基色上又映出林木扶疏的姿影,因为泉水清冽,诗人用了一个“倒”字来写林影,十分生动,而且涵义丰富,既可以指水中之影如林木倒伏水面,又可以表示水中之影与实物之形的正反颠倒,体物入微,极其简练而富有情趣。

  “那知石上喧”转写声,并进而寄托一时的感兴。泉由山中流到山下,在石上激起喧响,这本是自然之理,也是泉流

  

皇甫曾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 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二一

宋代释智朋

齐进退,正纪纲。提向上事,建光明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池寺

明代张时彻

我向空中拾瑶草,翩翩使节来何好。
白云迷路合复开,星河挂户夜长晓。
朝来风雨暮来晴,曲岭回回碧草迎。
芙蓉昼见金银气,宝塔宵看舍利明。
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诘曲盘虬龙。
松根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
滚滚长江白练飞,岩石壁青天围。
神仙洞口一经过,丹砂却上绿萝衣。
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
俄然吐作山下云,疾风化雨三千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月十六夜对月

明代文徵明

不嫌既望月华偏,自是浮生见月怜。来岁不知何处看,百年能得几回圆。

倚阑凉思芙蓉露,满院秋风桂树烟。正是怀人情不极,一声归雁落尊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府变十九首 其五 将军行

明代王世贞

娄猪化为龙,头角故不分。贪狼长百兽,那不食其群。

有何短老公,自称大将军。从兵三十万,华盖若飘云。

尺一丹棱箧,细刺蛟螭文。一署臣某字,直入铜龙门。

忽开青天笑,雷公不得闻。前驱碧眼儿,惯骑大宛驹。

与公同卧起,锦带貂襜褕。朝令谒天子,暮令拜单于。

单于开箧看,中有尺一书。织成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湖寺逢子伟

宋代释德洪

我行厌风埃,日莫休逆旅。疲坐扪蚤虱,呼童洗袍裤。

起寻古招提,思与幽人晤。忽觉华气生,乃与周郎遇。

笑谈倾坐人,我亦为停麈。袖中出新诗,贯珠穿妙语。

丽如花林风,清甚空阶雨。坐令羁旅情,掣肘弃余去。

太平疆场空,英雄功业误。如君文武姿,其可著闲处。

霸陵旧将军,月黑射猛虎。夜归逢醉尉,颇复较胜负。

丈夫有用舍,世态度今古。何时紫泥书,夜半搥门户。

边风吹塞尘,千骑红妆女。横槊赋新诗,唾手取黠虏。

麒麟入图画,佩剑撚白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兴

宋代宋祁

病兴还见岁华阴,身属櫜鞬久未任。主画固须烦孟博,作书宁免倩陈琳。

仙丸玉匕贪馀饵,甜酎银瓯喜细斟。谁笑衣囊长寂寞,横思新得汉台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马易之 其一

元代宋沂

近日淮南见马卿,新诗句句掇琼英。画船不肯留三日,先载东风过四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诗六首 其五

清代冯班

灵文深秘莫轻论,空学玄谈未合真。好笑少年王辅嗣,洞宫长作守门人。

皇甫曾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