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唐代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法安寺

宋代赵汝驭

四山围一寺,胜地出花封。
秀竹辞春箨,晴云生夏峰。
僧闲流水槛,村急夕阳舂。
与客下山去,鹤归犹带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梦符郎中还朝

元代赵孟頫

侍从班行近,咨谋出使频。乘轺山水国,把酒浙江春。

骢马歌仍在,祥麟德自驯。大书诚有法,妙句不无神。

爱士容疏放,忘年接隐沦。回辕瞻斗极,听履上星辰。

此别真堪惜,兹情未易陈。数公如见问,为说混风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翁歌为磬室山人寿

明代张元凯

钱翁不是蓬蒿人,自称吴越诸王孙。布衣不受缁尘染,混俗能将白眼存。

栖迟陋巷蓬蒿翳,抱膝长吟靡年岁。家藏万卷不知贫,更倚丹青曾绝世。

巴江急峡巫山峰,汉时古柏秦时松。钱翁下笔无数点,便觉烟云千万重。

长康安道名谁称,世情都无神自胜。屦集常憎户外尘,萧然一室如悬磬。

钱翁不满五尺长,意气能飞千仞霜。等閒不受诸侯币,虚左曾持公子觞。

吾家都护弄柔翰,风流寄兴东山畔。傍水新开燕子楼,临花高捲鸳鸯幔。

爱惜长干刘采春,当时西第几留宾。坐中不少严夫子,幕下常多郭舍人。

自是钱翁交莫逆,春山花月同穿屐。如今花落月西沉,但见钱翁头尽白。

黄公垆下莫经过,吹笛山阳感慨多。凄凉若问吴趋第,四壁徒存一雀罗。

翟公门前何所有,春风乍上新杨柳。百斛金阊绿玉浆,沽来且作钱翁寿。

钱翁七十意何如,云在青天任卷舒。他时倘画通家子,丘壑偏宜谢幼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通州立夏日作

明代唐之淳

涉春尚鲜雨,入夏转多风。扬尘眯人目,鲜云丽璇穹。

夕夜河汉白,朝日旌旗红。驱马出营门,凭高望云中。

草色青万里,惊沙飒飞蓬。灵景耀宇宙,流光激烟虹。

天兵赫以壮,敌气销无容。顾言孱薄姿,翩翩送羁踪。

孟阳舍吴会,南陆蓟门东。缨緌易介胄,颜状惊仆僮。

老亲政在望,弱息未有从。岂不怀所归,所归我元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月

明代佘五娘

银蟾初上海天晴,一色玻璃万里明。绛阙夜凉来凤翥,瑶台风细听鸾笙。

兔从玉界光中现,人向虹桥影里行。坐久露华清入骨,恍疑今夜在蓬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孝陵恭赋

明代程敏政

蟠龙山上柏层层,寝殿巍然紫气腾。神武尚占霜令肃,睿容如见日华升。

万年成法尊周典,一代兴王祖舜陵。圣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终夕照崚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阿县望泰山

明代张天赋

仰止人间第一山,壮心徒切愿跻攀。乾坤回首成今古,人物从来让孔颜。

斯道不加仍不损,六经何述又何删。茫茫大块无拘管,气数从教任往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鲁仲连

明代庄昶

东海停波万顷馀,天行物化卷还舒。一诬千载凭谁说,曾射聊城一纸书。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