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邯郸客舍歌

唐代岑参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写景 抒怀 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这个游客从长安来,策马走上了邯郸道。
令人伤心的是,在那丛台之下,一旦长满了丛生的蔓草。
客舍的大门向着漳水边,垂杨下系着钓鱼船。
邯郸的姑娘晚上也卖酒,挑亮灯光对着客人大数钱。
已是月上中天,我喝得酩酊大醉,狂歌一曲就在酒垆上酣眠。

注释
邯(hán)郸(dān):战国时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唐时置邯郸县,即今邯郸市。
丛台:战国时邯郸的名观之一。
沽(gū):卖。
酩(mǐng)酊(dǐng):形容大醉。
垆(lú):酒店里

创作背景

  《邯郸客舍歌》是开元末诗人往游河朔时期所作。诗人途径邯郸,路宿客舍,触景感怀,醉酒狂歌,于是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唐)岑参.岑参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6页

赏析

  全诗采用五七言杂用的短古形式。前四句五言叙写自己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上的经历和丛台访古的见闻感受。纯用简笔叙事抒情,即使是丛台怀古这样一个可以写一首长篇七古的题目,也只用“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二语轻轻带过。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题为“邯郸客舍歌”,前四句主要是用来交代行程,引出“邯郸客舍”,笔墨不宜在丛台怀古上黏滞;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在此之前已写过一篇《登古邺城》的登临怀古诗,此处再写丛台访古,意蕴、笔法均易重复。

  后六句改用七言句式,押韵也由前四句之押去声转为平声韵,显示出所写内容、意蕴的转换。五、六句先写客舍所在:门临漳水,水边垂柳挂丝,下系渔船。寥寥二语,信笔点染,风光如画。而这钓鱼船所钓的鱼又正是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4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何吉阳赠别七首 其七

明代庞嵩

放舟辞楚泽,击楫向吴宫。五岭牵愁杳,三山入望中。

一天俱着月,何地再逢公。汉北江南夜,相思意未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驾巡游诗

隋代李德林

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

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朝乘六气辩,夕动七星旒。

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

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

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乌衣巷

唐代孙元晏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席上限韵庆沐锦衣希申初度

明代王缜

曙色瞳矇日渐东,春正歌吹笑声同。五侯消息桑弧里,一代英贤奎壁中。

和气全收春日丽,清标分得华山崇。徐卿自有家馀庆,申伯从来神降嵩。

但为康时常看剑,每思报国欲忘躬。埙篪镇节真名将,宗派论勋是上公。

祇以文章消暇日,还期钟鼎勒丰功。寻常咳唾珠玑散,百万骠骁兵甲雄。

少喜高墉能射准,老垂华发兆非熊。撝谦摆脱随时样,丽泽依稀太古风。

拍拍襟怀高更远,茫茫端绪扩而充。岁逢初度烟花闹,天助延龄禄位隆。

玉润冰清珠出浦,月明云净鹤游空。南飞曲调宫商细,东海波摇气脉洪。

翠幄亭亭椿不老,香风苒苒桂成丛。壶悬日月频来往,世隔尘埃任倥匆。

独喜名驹初发轫,天衢万里自亨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河馆中阻雨与二三君子宿别 其二

明代边贡

牖风廊雨横复斜,虽有屏障何由遮。风势盘盘偃庭木,雨声淅淅飘檐花。

古人逆旅岂贫贱,游子长年违室家。呼仆持灯照行李,载书却悔同张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陆周明四奇

明代黄公辅

数千里道喜相寻,邵水何如气谊深。赤汗名驹怜骏足,灵心抽茧重鸡林。

离怀忽尔惊梧叶,行色那堪望远岑。别后能无忘雁序,明年秋好寄芳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麻姑泉

明代李梦阳

何泉下山城下流,溪上十家九酒楼。老夫纵醒欲何往,此物名高十二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已亥杂诗 275

清代龚自珍

绝业名山幸早成,更何方法遣今生。
从兹礼佛烧香罢,整顿全神注定卿。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