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卢嵩

唐代韦应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59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来闍黎新亭作

唐代孟浩然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一

宋代叶梦得

岩石三年别,君恩未许归。从谁寻草径,为我款荆扉。

旧绕山千叠,新添竹一围。故人如见问,端欲挂朝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园课瓜菜十绝 其九

元代刘崧

百事皆可做,一生何所求。已多十八种,底用五千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中王山人过访有赠

明代胡应麟

年来消渴未全除,曲巷时时长者车。宝箓自探俞跗诀,金函长秘葛洪书。

茅飞白昼龙随杖,杏发青山虎守庐。试事长桑三十日,上池仙液定何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阳

明代袁宏道

潘郎种花如种麻,百里霜锄耘锦霞。扫香少女红没丫,东渠西沚浮落花。

潘郎去后委泥沙,春风如旅归无家。道傍瘿树怒槎牙,明星木者时老鸦,鸟鬟三尺衩裆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江原张著作善颂堂

宋代赵抃

构堂宾族聚于斯,屈指高风剑外稀。七十年尊君乐隐,二千石重子荣归。

溪流石上来清响,岩洞檐前耸翠微。旧令尹今西处望,江原闾巷正光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唐代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徐守李士宁劝农之日朝廷遣使召为大兴府尹郡人为图其事求予赋诗以记

元代吴当

晴川迟日明花柳,酒帘乐器村村有。承平官府劝农来,竹马齐迎贤太守。

自从太守到南徐,春衣有帛食有鱼。男耕女织不用劝,连冈断垄皆新畬。

今年又见祠田祖,牢醴香肥杂歌舞。乌犍受策自扶犁,东风霎霎吹灵雨。

柔桑枝上啭黄鹂,树下父老相支携。官曹抱瓮贮浓酒,移馔芳亭随所宜。

老农得饮增欢喜,起听训言书满纸。朝廷无以我公归,坐使风移民俗美。

我公归去民何从,作图赖与奏天聪。常遣太守如我公,我民至老歌年丰。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