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临洮望萧关

唐代李昌符

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
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李昌符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若梦,(唐诗纪事作嵓梦。此从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诗名,久不登第。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忽得一计,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中有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教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筒能瞳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或作一名)闲物要些些”。所言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之间,京都盛传。是年遂及第尝与郑谷酬赠。仕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唐才子传作昌符作奴婢诗,御史劾以轻薄为文,多妨政务,遂谪官终身。此从北梦琐言)昌符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 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释空海歌

唐代胡伯崇

说四句,演毗尼,凡夫听者尽归依。天假吾师多伎术,就中草圣最狂逸。

不可得,难再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郭外野寺

明代李昌祺

野寺远人烟,觚棱殿兀然。瓦垆双足折,土偶半身全。

鸟去阶留篆,蜗藏壁带涎。阎浮俱苦海,何处可安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邢太史陈明府杨山人姚使君集姚鸿胪市隐园玩梅花得东字

明代欧大任

新年春色满帘栊,翠羽缤纷绕几丛。莫以罗浮疑岭外,且看姑射在江东。

瑶华片片非因雪,玉貌盈盈不避风。却忆何郎清咏处,扬州高阁白云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奚柏轩李西崖许松溪三君子枉过张氏园

明代杨慎

海上群仙贯月槎,辟疆园里踏晴沙。芊绵薙草开三径,窈窕穿林似两家。

戛玉敲金君子竹,长红小白女郎花。流年不用惊华发,良会何辞醉紫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琴溪

清代田榕

隐雨岩初霁,琴溪渡几深。仙人何处所,遗迹此招寻。

明月有来去,白云无古今。殷勤探洞口,沆瀣与谁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陵州

宋代文天祥

中原似沧海,万顷与云连。
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远树乱如点,桑麻郁苍烟。
一雁入高空,千鸦落平田。
我行天地中,如蚁磨上旋。
雨痕留故衣,霜气袭重毡。
健马嘶北风,潜鱼乐深渊。
噫哉南方人,回首空自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宪使江寺簿赴召

宋代程公许

沃野三千里,春风十六城。
顾忧宁易释,遣送定非轻。
忆昔光华赋,随轩老稚迎。
根株探吏蠹,疴癢察人情。
汉纳宁疏漏,周原数按行。
堰渠丰{禾罢}稏,犴户绝笞榜。
六诏寂无警,三农容杂耕。
与民为父母,敛惠到孤惸。
江汉今犹昔,人才世载英。
颓流无砥柱,公道莽榛荆。
能使薰莸别,端由藻鉴明。
纲条虽整肃,襟度乃恢宏。
行路无思犯,濡丝已载赓。
前旒应渴见,方底趣终更。
岂有坳堂水,能容碧海鲸。
伫翔幽谷羽,入啭上林莺。
闻道宗风媺,推高月旦评。
荣非同象笏,爱亦异金籯。
博士尤姱节,端公更直声。
流芳镌琬琰,仍世盛簪缨。
早并胶庠彦,同为馆下生。
诗书勤澡濯,声誊响鉴鍧。
棘路仙班近,麻坛守绂荣。
徒劳将使指,未足殿修名。
王事犹多难,朝阳待一鸣。
吾君元盛德,庙算岂佳兵。
鹬蚌牢相守,貔貅滞远征。
秋砧霜户,晓角连营业员。
纵幸齐疆复,难轻海上盟,
所忧新鬼大,何日泰阶平。
世论难撑拄,天时会扩清。
狼心宁易厌,鲂尾恐加赪。
椎剥无余算,丝何忍取赢。
急须元气护,可使内忧并。
否极当逢泰,屯余合遇亨。
丝论九天下,羽翼一朝成。
已卜皇图永,宁忧敌势勍。
公归瞻负扆,朝罢谒阿衡。
勿吝谋猷告,频将氏里倾。
致身须豹尾,平武即鹏程。
有客青衫陋,逢人白眼瞠。
愧无长袖舞,愁对短灯檠。
天悯龙钟极,身遭鉴赏精。
监车华锦绣。土鼓发韺{音巠}。
披豁叨深眷,睽违耿素诚。
谁云鸳序远,忍欠鲤鱼烹。
愿效鹰鸇击,生憎虎豹狞。
送公腾召驾,撩我动心旌。
湔祓惭褒衮,凄凉乏报琼。
松筠青不落,看取岁峥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城

元代胡奎

旭日丽金城,祥云护玉京。九重双阙近,五采百花明。

缥缈瞻飞盖,葳蕤见折旌。琼林生竹实,粉蝶坠桐英。

阿阁思重见,岐山待一鸣。伶伦裁律吕,九奏协天声。

李昌符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若梦,(唐诗纪事作嵓梦。此从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诗名,久不登第。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忽得一计,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中有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教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筒能瞳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或作一名)闲物要些些”。所言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之间,京都盛传。是年遂及第尝与郑谷酬赠。仕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唐才子传作昌符作奴婢诗,御史劾以轻薄为文,多妨政务,遂谪官终身。此从北梦琐言)昌符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