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唐代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法照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南北朝庾信

危邦久乱德。
天策始乘机。
九河闻誓众。
千里见连旗。
虢亡垂棘返。
齐平宝鼎归。
久弊风尘俗。
殊劳关塞衣。
绊骥还千里。
垂鹏更九飞。
犹怜马齿进。
应念节旄稀。
回轩入故里。
园柳始依依。
旧竹侵行径。
新桐益几围。
寒谷梨应重。
秋林栗更肥。
美酒还参圣。
雕文本入微。
促歌迎赵瑟。
游弦召楚妃。
小人司刺举。
明扬实滥吹。
南部治都尉。
军谋假建威。
商山隐士石。
丹水凤凰矶。
野亭长被马。
山城早掩扉。
传呼拥绛节。
交戟映彤闱。
遂今忘楚操。
何但食周薇。
三十六水变。
四十九条非。
丹灶风烟歇。
年齢蒲柳衰。
同僚敢不尽。
畴日惧难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流园席上

唐代高骈

画舸摇烟水满塘,柳丝轻软小桃香。
却缘龙节为萦绊,好是狂时不得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颁春曲

宋代萧立之

颁春亭上罗官斑,黛泥骨碎鞭影间。苍虬争走青帝敕,阊阖轧损玻璃环。

花神谢事即□起,东畔赐绯南赐紫。细腰学舞圆□歌,旗亭竹根枯野水。

防江战士卧不惊,风吹雨洗淮土青。街头父老说新事,城里倍放今年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宗人愈大上舍所藏白描风荷图

明代程敏政

镜湖水光如匹练,一霎回风舞团扇。冯夷乍起水晶宫,仙子齐匀镜中面。

凌波徙倚欲倾城,泽荇渚蒲如有情。素菂摇香白鹭下,青房堕影游鱼惊。

落手湘云半舒卷,晚色亭亭净于剪。五侯池馆春阑珊,耻共铅华斗深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符敬所

明代张子翼

郑野多年喜御君,忆从馆谷夜论文。垂纶水向石中落,扣角声从陇上闻。

藜火三冬劳旧梦,斋居百里望停云。江村寂寞江天晚,欲借园林春几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淮

清代洪亮吉

长淮千里何溯洄,远自桐柏之山来。洪纤巨细络诸水,汇此四渎通八垓。

东南巨浸古所说,原野气尽岩峦回。傍淮田下赋亦下,生计恃水无余财。

长年挐舟送行客,楚女击楫中流哀。云浮三时蚌开合,水结五色龙胚胎。

阳嘘阴吸有至理,水上白昼层宫开。要令幽险各有所,造物大矣何容猜。

全淮得失系吴楚,宵济万马曾衔枚。王公设险古不废,硖石置守高崔嵬。

牛羊在野牧马散,淮水萧瑟山童峐。下流河势苦相夺,二水若合坤舆颓。

支祈力屈匪至此,河伯好事同台骀。至人视世本一辙,险绝不异坳堂杯。

朝帆开寒雨迷浦,莫雁戛水阴成堆。好风明日送舟疾,可至禹庙倾尊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东坡诗

宋代李之仪

边州守禦谢沈机,独喜身閒是道师。狱吏难堪非素料,病怀无计复何辞。

空惭南郡三家学,赖有东坡一集诗。永日风埃惟惬睡,到头不比在家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雷州八首 其八

宋代苏轼

旧时日南郡,野女出成群。此去尚应远,东风已如云。

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勤。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法照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