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12篇诗文
兵马守西山,中国非得计。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闭。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胡兵犹不归,空山积年岁。
儒生识损益,言事皆审谛。狄子幕府郎,有谋必康济。
胸中悬明镜,照耀无巨细。莫辞冒险艰,可以裨节制。
相思江楼夕,愁见月澄霁。
颖阳之山翠烟深,仙人不见劳我心。丛峰峨峨照空廓,白云时飞石欲落。
此中不到人间客,采药归来花满石。想当飞舄堕层崖,数声清啸惊瑶台。
缑山苍苍今在眼,举手招之殊未来。颖阳之山夜鹤飞,仙人不见归何时。
神清之洞有幽客,应向洞中煮白石。洞前岩下仙家春,几片落花杂飞溜。
高下楼台缥缈霞,绿树不老青山寿。王生邢子意殊勤,恨我隔此浮空尘。
安得碧云千万叠,栖此人间谪堕身。元晖昔作西江客,夜飞墨花晓无迹。
春风留此二百年,幸是山中至人识。有千黄金双白璧,鹅溪白茧才数尺。
颖阳山高风露寒,几处高堂挂生色。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