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170篇诗文
九山惟凤皇,突兀尊中卣。山断忽平野,四水东南流。
海潮日夜至,新沙成故洲。爱此斗绝境,遂与长沮游。
蒺藜苦满道,相率开西畴。俗类桃花源,无历知春秋。
风寒禾黍熟,雨多桑柘稠。土芝颇益气,玉延亦可羞。
过从有耆老,请谒无王侯。四时共相保,千岁非所忧。
如何万里客,日暮行未休。骑虎不得下,短衣归饭牛。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