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贫女

唐代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注释
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拟:打算。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益:更加。
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风流:指意态娴雅。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怜:喜欢,欣赏。时事俭梳妆:当时

赏析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就主观而论:

  
秦韬玉

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柳枝 其一 有赠

清代严既澄

隔世新妆掩泪痕。不辞烟雨伴黄昏。分明初见桓司马,恰向芳华炫一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 其二

唐代寒山

井底生红尘,高峰起白浪。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

若要学菩提,但看此榜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五

明代释函可

炭热盘不觉,炭销盘不知。劝君且住不须去,盘当再热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唐代薛逢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手持碧落新攀桂,
月在东轩旧选床。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谷歌 其三

明代徐渭

八达高坡百尺强,径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噀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天书屋为陈良会同年题

明代王渐逵

陈子古遗直,茕然好直谏。一朝触天颜,摈弃邻儋万。

待罪只闭门,抚卷日垂幔。饱读合浦书,如何惠州饭。

日暮栖鼋鼍,春深忆鸿雁。圣朝访逐臣,前席温眷盼。

好写穷荒径,归赴承明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平歌送许问

唐代孟郊

边柳三四尺,暮春离别歌。早回儒士驾,莫饮土番河。
谁识匣中宝,楚云章句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望江亭

元代成廷珪

长江不可极,岸帻独登临。
潮信自朝暮,山光无古今。
碑亭流水涸,辇路积苔深。
欲写兴亡恨,西风万叶吟。
秦韬玉

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