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341篇诗文
平衍说荆淮,险危闻陇蜀。奈何吴魏间,汉氏犹鼎足。
况兹三山地,鼠窃弗盈蹴。凭陵肆劫坏,鸱义歼人族。
譬犹负隅虎,据险势莫触。食尽无后援,鼎俎咀其肉。
复闻圣天子,推心置人腹。渠恶疾见尸,丑类将自服。
贼死匪所叹,致尤何太毒。
月将落兮潮水平,舟不来兮伤予情。独立沙洲兮涕泪零,无人知兮惟流萤。
水禽忽叫兮似人声,追者至兮天欲明,君岂忘兮不来迎。
妾若还兮亦不生,挂榕枝兮心战栗,裙带断兮泥没膝。
魂寻舟兮不见舟,魂见舟兮妾愿毕。舟迎魂兮更莫迟,波涛惊兮魂恐失。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