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唐代李贺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写马 赞美 品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李贺《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这时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带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此诗表现了有志之士的穷苦困顿的遭遇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2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

明代祁顺

谒陵盛典重明时,将事贤王肃礼仪。悬想九重当此日,松楸雨露不胜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 其二

明代徐祯卿

借问关中友,新诗近转多。风烟兴难尽,摇落意如何。

熊子元相得,边丞定数过。谁能念离索,樽酒邈山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借韵答清溪邵先生

明代陶宗仪

西泖移家住北村,谢庭兰玉见玄孙。门前料理桑麻圃,雨后栽培杞菊园。

象齿篆签书列庋,松花酿蜜酒盈尊。平生不饮惟留客,翰墨词章熟考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月二日即事 其四

明代王世贞

琚声缥缈复徐徊,拂栋香云袅未开。北绝上妃应怅别,南真司命好重来。

丹砂剩得仍为米,桃核藏来可是杯。最幸导师还召对,略言尘世有仙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浰阳早发

宋代苏轼

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
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
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
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
南来竟何事,碌碌随商车。
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
人生重出处夫岂徒。
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张谋父席上

宋代贺铸

浪竹低枝扫隙尘,到帘清月欲留人。
西家一斛黄华酒,沈醉吴音贺季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月一日陪使君领客之湖庄

宋代曹彦约

鹳鸣双橹压中流,断送馀分不尽秋。
石罅有声轰壮语,风骄无计尼真游。
江神自合供如愿,艇子尤能送莫愁。
却笑湖庄真落寞,但留斜日照归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禄

元代乃贤

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久知天命属真主,奋身来建非常功。

世祖神谟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十年转战淮蔡平,帐下论功封太守。

信阳郭外山嵯峨,长林大谷青松多。白额于菟踞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

将军闻之毛发竖,拔剑誓天期杀虎。弯弓走马出东门,倾城来看誇豪武。

猛虎磨牙当路嗥,目光睒睒斑尾摇。据鞍一叱双眦裂,鸟飞木落风萧萧。

金弰雕弓铁丝箭,满月弦开正当面。雕翎射没锦毛摧,厓石崩腾腥血溅。

万人欢笑声震天,剖开一箭当心穿。

父老持杯马前拜,祝公眉寿三千年。将军立功期不朽,奇事相传在人口。

可怜李广不封侯,却喜将军今有后。承平公子秘书郎,文场百步曾穿杨。

咫尺风云看豹变,鸣珂曳履登朝堂。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