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袁郊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袁郊

袁郊

  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唐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一作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字之乾,一作之仪。咸通中,官祠部郎中,又曾为虢州刺史。昭宗时为翰林学士。与温庭筠友善。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其中《红线》一篇最为著名。

► 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二十三

隋代佚名

朝日光景开,从君良燕游。愿如卜者策,长与千岁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姚村夜泊

南北朝王谌

荒村日已黄,小泊近横塘。
昨夜一番雨,今宵满意凉。
湿沙藏蚓唱,风柳卸萤光。
隔浦谁家住,吹来荷叶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晚述怀呈薛子长

宋代华岳

一罋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
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
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
何时系艇秋江上,醉卧芦花雪满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刚忠公

金朝李俊民

未除妖气斗牛閒,一夜长星落将坛。天意欲将全节畀,人心无柰此时寒。

断头那肯降朱泚,血指谁思灭贺兰。立尽太行山上石,我公忠烈不容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移咸阳图入学

明代殷奎

翠石镌图在学前,锋棱刓缺已多年。诸人弃去浑堪惜,茂宰移来也自贤。

百里从迁新井邑,五陵不改旧山川。明朝打去街头卖,胜种西泉二亩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青原山

清代徐湘潭

名蓝隐深邃,已近犹无觌。一径循纡回,乱峰森蔽翼。

铁立石上松,黛蔚庭前柏。危檐炯金榜,犹是宋题额。

觉王殿宇雄,庄严盛功德。缘阶鸽不怖,闻钟鱼就食。

天香从西来,鼻受心有得。旁廊转深曲,龙蛇走石壁。

颜黄及李相,忠义标心画。呜呼百世下,珍重摹手泽。

徘徊此循赏,不觉日西昃。方丈惜一毡,凝神安偃息。

半偈参沈沈,一镫明的的。夜来春雨寒,梦破前山碧。

凌晨出西阁,祖塔礼幽宅。传闻牛鬼雄,赖此镇狂魄。

碧乳泉更奇,顿足通水脉。何人安地轴,一激高数尺。

地灵昭异境,兹理究莫测。东冈五笑亭,临渊踞盘石。

仿佛三峡桥,怒流奔霹雳。战兢戒徒侣,无使蛟龙获。

兹山在吾郡,丛林推巨擘。夜来讲学辈,于此混儒释。

两家互有人,各各树坛席。可怜同盛衰,风流今寥阒。

倒荆花久枯,五贤祠已坼。我来纵游眺,淹留祇一夕。

探胜兴虽浓,怀古情尤剧。不识千载后,知否复此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扫花游

宋代陈允平

蕙风飏暖,渐草色分吴,柳阴迷楚。寸心似缕。看窥帘燕妥,妒花蝶舞。翦翦愁红,万点轻飘泪雨。怕春去。问杜宇唤春,归去何处。后期重细许。倩落絮飞烟,障春归路。长亭别俎。对歌尘舞地,暗伤蛮素。算得相思,比著伤春又若。正凭伫。听斜阳、断桥箫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东溪北上谒诠

清代成鹫

东溪先生才品高,当今作者推风骚。读书万卷颇自得,兴来落笔生波涛。

波涛旦夕为霖去,洒向人间作膏雨。万方草木一时春,六月南薰吹溽暑。

东林野老懒下床,朝来忽觉清风凉。披衣起问风来处,闻说东溪正束装。

轻装结束何所有,奚背诗囊大如斗。生平心血为谁倾,留与苍生作粮糗。

婴儿索乳饥待餐,民胞物与应相关。漫将诗卷酬风月,换取经纶起痌瘝。

此身只合宰天下,区区百里胡为者。至人出处不易知,小用大用无取舍。

良庖游刃恢有馀,割牛割鸡同批虚。一朝利器在公手,盘根错节当何如。

先生行矣时未晚,抟风直上鹏程远。早将名字列屏风,伫见文章推补衮。

朝来墨绶暮黄扉,黑头宰相遥相思。不须更问东林老,期君努力为所为。

袁郊

袁郊

  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唐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一作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字之乾,一作之仪。咸通中,官祠部郎中,又曾为虢州刺史。昭宗时为翰林学士。与温庭筠友善。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其中《红线》一篇最为著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