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54篇诗文
君不见蜀江之水东南流,锦波碧浪涵千秋。或通润泽散川浍,或成壮观横中州。
煎腴填阏禾黍美,瞿塘汗漫蛟龙愁。丈夫出处亦如此,畎亩岂即非良谋。
巫峰秀立峨眉高,君家兄弟皆时髦。白屋幽栖处士里,金鱼光动尚书袍。
况复叔子自奇士,会看刷翮云中翱。秦罗少年空有舌,延寿绝域徒称豪。
君来自西春正午,君去应为秋色苦。寒风淅淅吹高林,鸿雁翩翩下长浦。
去影迟回冀朔云,离声嘹唳江天雨。蜀山迢迢吴水深,吁嗟我亦多同父。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