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54篇诗文
丹山有孤凰,独引群凤儿。朝曛待哺急,风雨护巢危。
凤儿日长大,感念凰母慈。母亦弗忍舍,愿儿长相随。
晨曦出旸谷,文采方葳蕤。和鸣当盛世,九土春熙熙。
上林有竹实,亦有梧桐枝。嗟尔母与儿,衔图一来仪。
罗裙习习春风轻,莲花帖帖秋水擎。双尖不露行复顾,犹恐人窥针线情。
缫云隐映笼新月,花影依稀衬香颊。彩凤将翔相顾飞,鸳鸯谩语愁丹裂。
落红湿透胭脂腻,半幅凌波剪秋水。莫教踏破《浣溪沙》,湿重东风抬不起。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