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 212篇诗文玉屑好词手,不负少年游。短桥潭水须记,大火正西流。
自问此生豪气,堪到广寒深处,银海豁双眸。局促叹辕下,卖赋一句留。
知心侣,谈往事,埽新愁。装成八宝,赖有十万户能修。
我更前游难忘,何日停舟高咏,重上望湖楼。文酒故乡会,乘兴倘来不。
靖康日乞和,徽钦反不归。景泰但主战,空质计知非。
上皇闭南内,夺门启危机。乃知贼桧黠,以此中其微。
恢复迎二帝,事与君心违。所以三字狱,冤愤古来稀。
忠肃功最大,社稷有所依。故君由此返,不待请与祈。
奈何指为罪,碧血污朝衣。忠臣拙自谋,千古涕交挥。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