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 212篇诗文红楼昔日高入云,云中摇曳留仙裙。千金良夜世争死,一曲纤歌天喜闻。
春风着人不肯久,红丝牵作田郎妇。田郎重田不重娇,宝瑟银筝敝如帚。
五月雨多苗生慎,荷锄下田学破苗。尺布笼头汗洗面,望树不得乘凉飙。
田郎击鼓促工急,偷向溪边背花立。回身照水不自识,水底何人相对泣。
归来沿路收堕枝,恐畏明朝炊泬糜。少年宝马谁相问,十里芳尘风外嘶。
去年采东乡,今年采西乡。东西两乡柳,采之尽斧戕。
河堤决无时,需埽如山冈。高柳无遗槎,柳种才成秧。
大府昨下檄,催督肩相望。境内柳已空,越境有严防。
无已及他木,槐榆枫栎樟。违材式不程,李难代桃僵。
百金缚一扫,千夫提其纲。投之沧渊中,厥声豗沸汤。
河伯鼓赫怒,飘如马脱缰。哀哉累膏血,一掷剜肉偿。
何虑千百埽,往往归茫洋。吾欲叩九关,好生德之常。
缅彼至治世,大海无波扬。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