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 212篇诗文阴风飒然来,君提君头颅。自言逆旅中,倏遇狙击狙。
闪电刃一挥,忽如绛市苏。道逢两神人,排云上天衢。
此挹《蹇民》袖,彼褰烈士襦。邂逅哭复歌,互讯今何如。
君言今少年,大骂余非夫。当服九世雠,折棰笞东胡。
逐逐挥日戈,弯弯射天弧。孰能张纲罗,尽杀革命徒?
汝辈主立宪,宁非愚欲迂。我方欹枕听,鸣鸡乱惊呼。
残日挂危檐,犹照君眉须。遥知白日光,明明耀子躯。
子魂渡海来,道有风波无?蛟螭日攫人,子行犹坦途。
悬金购君头,彼又安蔽辜。在在神护持,天固弗忍诛。
君头倚我壁,满壁红模糊。起起拭眼看,噫吁瓜分图!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