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令狐郎中

唐代杨巨源

题诗一代占清机,秉笔三年直紫微。
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幽兰寄向文刚二绝句 其一

宋代王庭圭

西风黄叶深林下,忽有新兰动地香。公子夜寒谁对语,应容幽客到书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翠云分韵得禅字

宋代谢薖

杖履信所适,溪流忽溅溅。行入武陵村,偶入桃花源。

划然见华屋,佛界开青莲。匆匆伊蒲馔,一饷腹果然。

同游得吾党,旷达真能贤。董何韵俱胜,欲拍诸阮肩。

两王亦豪举,一掷常万钱。周郎秀眉宇,要是佳少年。

众中兀老子,少味亦寡言。困眠借僧榻,自嘲边腹便。

平时所怀人,磊落星辰悬。会合不易得,兹游岂非天。

重来恐寡伴,独访祖师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侍女随春破瓜时善作娇憨之态,诸女咏之,余亦戏作

明代沈宜修

袖惹飞烟绿鬓轻。翠裙拖出粉云屏。飘残柳絮未知情。

千唤懒回佯看蝶,半含娇语恰如莺。嗔人无赖恼秦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台

明代高岱

蓟北收兵未,长安无使来。
风尘连朔漠,雨雪暗蓬莱。
去鸟为谁急,寒花何意开。
孤臣头白尽,倚杖独登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日吴于逵孙弘先朱未央过集池上

明代区怀年

落木生寒霭,高轩过夕阳。惠风仍缟带,幽事惬青裳。

客有天台赋,梅分水部香。自怜衡泌欸,蒲芡待相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史

清代缪烜

文君真知音,私奔司马氏。阮籍真好色,邻家恸处子。

惟此真之中,邪正亦倍蓰。然宁侧其冠,不必纳其履。

刑罚可失出,褒贬腌逼里。历观史传中,竞艳每书此。

一时爱其才,春秋紊大旨。且令炫才者,越礼有所指。

风俗自兹靡,责归作俑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太守答诗莱州

宋代郑侠

闲斋掩昼扉,疏竹间风韵。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烂盈卷。使者入衡门,红光十馀仞。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于青玉案。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舋。

敢期明月珠,倾泻殊不吝。重重借褒誉,许与良过分。

酷爱愚且直,还怜贫且困。惟人最难知,圣哲其犹恨。

自非明如日,安得物无遁。程孔昔中涂,邂逅适所愿。

倾盖毕所怀,日西不知倦。圣贤欣道合,万古直一瞬。

凄凉千载馀,此道谁复振。未闻似今日,曾不拜公面。

顾遇过所亲,思知久弥浚。重念樗散材,平生慕忠顺。

青衫百僚末,言责固所逭。若其爱君心,岂以爵禄辨。

谓宜为民上,必与同喜愠。谓宜食君禄,宁当复私徇。

刀斧且满前,斯诚岂磨磷。千载幸一时,岩廊拱尧舜。

夔皋岂无人,共鲧偶未窜。眷委一失真,聪明不无乱。

出令以便民,动皆为深患。疲羸死饥冻,重负遭囚绊。

奔逃苟自活,父子潜分散。以天征不义,如以雨苏旱。

箪食迎王师,东征西夷怨。未闻百万帅,戈鋋日持玩。

南取十数洞,西开五六郡。府库为一空,白骨成龙断。

大臣弄权柄,生杀在顾盼。威福不有归,佞邪尚何惮。

公忠获罪咎,正直招诃谴。幽恚郁不伸,变异以频见。

阴阳为之沴,淫潦仍乾暵。方且颂太平,长歌事赓赞。

天子九重门,深居拱閒燕。人人怀欺匿,比周相引荐。

以侠观此时,纲维一何紊。滔滔恐皆溺,心窃拟手援。

是以屡上章,指陈几欲遍。初虽蒙嘉纳,终不离谗间。

弃逐来穷陬,星霜两经闰。簪绅满朝著,大半嗟排摈。

谁为悯穷褐,粟帛推馀羡。谁为念孤独,齿牙借馀论。

重伤弃逐久,不敢略自辩。高堂有单亲,日久庭闱恋。

同时得罪人,一赦皆从便。惟兹尚远斥,不许归宁觐。

拟扣阊阖门,明飏紫宸殿。恨无可言路,勇决固所断。

嗟嗟道云亡,丈夫儿女懦。势利同险巇,风云借馀便。

谁非顾金钱,谁非思达宦。孳孳顾理义,恻恻念寒畯。

如公今几人,百世绍休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九独登赏心亭

宋代范成大

谁教佳节滞天涯?强展愁眉管物华。
每岁有诗题白鴈,今年无酒对黄花。
悠悠造化占斜日,草草登临记落霞。
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弹铗更思家。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