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秋

唐代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参考资料: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莫打乌

清代戴亨

莫打乌,乌生八九雏。巢中唧唧饥哀呼。乌遭铩羽,众雏何辜。

莫打乌,乌能反哺人不如。忘勤劬私妻孥,父母老病羁孤。

腹充粗粝,体无完襦。儿则衣狐,白乘坚车。朋从狎辟,陆博樗蒱。

归来醉饱,妻妾子女相欢娱。父母求衣索食,言语龃龉拂袖去。

气结不语,展转长嘘。莫打乌,乌能反哺人不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建溪

唐代陈陶

崆峒一派泻苍烟,长揖丹丘逐水仙。云树杳冥通上界,
峰峦回合下闽川。侵星愁过蛟龙国,采碧时逢婺女船。
已判猿催鬓先白,几重滩濑在秋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题李叔谊莲峰书院

宋代萧立之

高原陆地无莲花,此峰刻画天与状。李君下构三千楹,读书月明调悲壮。

向来濂溪卜庐山,莲花峰下溪之源。半山争墩未苦贤,掘地何处无流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鸡足山人和陶元亮归去来辞见访摄病愁霖不得言晤赋此奉谢

明代张萱

谢客已一月,论交自昔年。何来黄绮侣,忽贶紫芝篇。

霢霂荒林雨,凄迷宿莽烟。和陶今止酒,访戴且回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横槎小隐和潘西畴韵

明代叶春芳

野色映湖芳,行藏付一航。按琴看鹤舞,把酒对鸥尝。

景外尘寰远,吟边岛屿长。昔人曾市隐,谁道是真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六

明代陆深

上临风雨下尘氛,一上层台思不群。更爱草深成小坐,摩挲双眼看江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成

清代刘开

日饮长江水,谁知江上心。烟波渺无极,只为别离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省试振鹭

唐代李频

有鸟生江浦,霜华作羽翰。君臣将比洁,朝野共相欢。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际残。翻飞时共乐,饮啄道皆安。
迥翥宜高咏,群栖入静看。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