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村居乐事未应稀,新换桃符壮旧扉。诞喜残年先得闰,贺烦华札蔚生辉。
好山行处真堪画,病笔酣馀尚健挥。一笑相逢誇矍铄,与君白战合长围。
长途迫岁,正黄河飞雪,马都没腹。裤缚黄皮雄舞槊,那顾从奴猬缩。
斫彘屠门,射雕塞上,生啖黄獐肉。看君意气,真成勇过贲育。
况是历落盘龙,风流公瑾,海内标名目。此去长安声价重,定压庾徐潘陆。
愧我牢骚,借人杯炙,送汝登华轴。慈恩题罢,归鞭春昼须速。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