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唐代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燕子 抒怀 组诗

译文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参考资料:

赏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亭子言怀

唐代张谓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
傍谿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勉李愿中五首 其二

宋代罗从彦

不开鸡犬闹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耕种情田勤礼义,眼前风物任繁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孝显晨访懋忠堂因拉陈升可王渊道同饮径醉卧小阁醒则晡矣戏呈诸公

宋代岳珂

凌晨有客来款门,盥栉下榻呼冠巾。怪生鹊喜绕庭树,迎客不但填河津。

清尊湛湛开北牖,颐指市奴骏奔走。烹鲜煮饼罗朝槃,苜蓿阑干岂无有。

一杯两杯叱先驱,群羊入梦撞瓮菹。三杯四杯舌底滑,阖坐牢辞辄投辖。

共言卯饮夕不同,能使终日长冬烘。一朝便废一日事,除却投床百无技。

老夫笑倒绝冠缨,人生无日无经营。经营至竟有底成,谨閟此舌君勿评。

直须大噭五六七,不醉不扶毋返室。高眠一枕醉复醒,莫管今朝更明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城南

宋代孔平仲

密州三月犹有寒,地平更在大海上。昨朝雨止气已晴,今日繁阴北风壮。

城南蹙水傍城流,几处垂杨系小舟。传闻寂寂无车马,红杏夭桃各自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饮藻萃二男宅时新立门向口占落之 其二

明代王应斗

不但悠然见,南山巳在门。凭栏青满野,揽袖翠盈轩。

弦管多生树,莺花尽侑樽。幽怀一以破,对户忆君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小斋閒居闻澄上人谈义

明代于慎行

焚香清昼袅茶烟,小阁閒参一指禅。浩劫尘机何处解,彼方妙谛几宗传。

有无尽息超尘境,种地俱空启胜缘。身现人天知是幻,闻师半偈已泠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建阳道中夜行口号

明代王世懋

悔将名姓挂词场,老去传经意转忙。
岁事惯从行色尽,宵征偏觉畏途长。
春前响急知溪畔,雨外灯微识建阳。
潦倒若为持自解,武夷山好荔枝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郡中送膳钱至苜蓿斋渐有酒矣戏呈同僚二首 其一

明代欧大任

馆里高歌似郑虔,藜羹麦饭已经年。何来阿堵呼儿举,谁信先生只有毡。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