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促织

唐代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秋天 抒情 羁旅 愁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注释
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
哀音:哀婉的声音。
稳:安。
亲:近。
得:能够。
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丝:弦乐器。
管:管乐器。
感激:

赏析

  人们常常把呜叫声当作动物的语言,所以听到反复不断的声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断地诉说着什么,或要求着什么,把它想象成无休止的倾诉。杜甫在秦州的几个月,正是促织活动的时候。傍晚,清晨,特别是不眠之夜,大约都是在促织的鸣叫声中度过的。诗人久客在外,心情本来就很凄凉,被促织声一激,往往不禁泪下。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忧伤感情的真实写照。

  起句正面点明促织,以“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辞上构成两对‘‘互文”。就是说: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呜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听到它的叫声,长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合欢诗

魏晋杨方

尔根深且固,余根浅且洿。移植艮无期,叹息将何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唐代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地偏初衣夹,山拥更登危。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都台黄门诸先生寄赠倡和严韵见示敢窃效颦并希呈正二首 其二

明代陈繗

使节皇皇驾铎骖,法星朗朗照天南。心清似水原无累,任重如山也自堪。

国士抡才应寡二,台臣极品仅饶三。预看反命朝金阙,恭奉纶音进伟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昌赠朝用同年

明代杨循吉

雪晴相访满阶泥,流水淙淙总入溪。名黍同年虽幸甚,会从开榜巳难齐。

杯盘简俭情偏厚,器局深沈语益低。一夜东昌城下泊,归心非缓为君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洞庭渔家图

明代欧大任

岳州西望洞庭山,万里烟波羡汝闲。湖上卖鱼仍买酒,钓船犹载夕阳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潘中丞时良尝视北畿学按部南中

明代王世贞

十年华省隔鸣珂,惊见勋名霄汉多。揽辔马群空冀北,按章霜色扫牂牁。

中丞饷道专持节,天子宣房宠赐歌。何似君家潘博士,萧条拙宦二毛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 其三

清代盖方泌

树木忧其蠹,保民除其贼。贼足为民害,蠹生木不植。

治道有主术,厥惟司牧职。恫瘝切中怀,不以文貌饰。

如苗之有莠,锄必剪其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会苏养直

宋代释德洪

方忻望庐山,忽见苏养直。向来败意事,捉手一笑失。

澜翻诵新诗,与山争秀色。归来对青灯,危坐口挂壁。

翰林谪仙人,隐显吁莫测。正恐骑鱼去,千里作一息。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