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可叹

唐代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
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
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叙事 感叹 人生

简析

  《可叹》,其实是一首写人的叙事诗。诗中的主人公,是和杜甫同时代的诗人王季友,《全唐诗》中这样介绍他:“王季友,河南人。家贫卖履,博极群书。豫章太守李勉引为宾客,甚敬之,杜甫诗所谓丰城客子王季友也。”王季友年轻时家贫,以卖草鞋为生,出生富家的妻子柳氏嫌弃他,离家出走。王季友在贫困孤苦中发奋攻读,后来考上状元,成为一代名流,离弃他的柳氏后来又回到他身边。这样跌宕起落的人生,使杜甫大为感叹。《可叹》一诗中,对王季友的故事作了生动描述。

  

参考资料: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郑畋

圆明青饣迅饭,光润碧霞浆。
浴殿睛秋倘中谢,残英犹可醉琼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崔纯亮

唐代孟郊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君心与我怀,离别俱回遑。譬如浸蘖泉,流苦已日长。
忍泣目易衰,忍忧形易伤。项籍岂不壮,贾生岂不良。
当其失意时,涕泗各沾裳。古人劝加餐,此餐难自强。
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况是儿女怨,怨气凌彼苍。
彼苍若有知,白日下清霜。今朝始惊叹,碧落空茫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酹江月 题清溪白云图

元代萨都剌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映水朱楼,踏歌画舫,寂寞知何处。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咏怀兼呈唐明府巫太学诸君 其三

明代佘翔

犬马嗟余齿,蹉跎已古稀。百年犹转盼,三径讵忘归。

柳色含烟嫩,梅花带雨飞。乡心逐流水,言采故山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夏前一日偕梅庵立夫过新安别墅

明代秦旭

裹得新茶立夏前,白龙桥下泛湖船。红云压地蔷薇海,黑雨翻空玳瑁天。

急景任教随逝水,闲情何必问流年。山林钟鼎初能了,更与诸公保万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峻伯蓬莱阁六绝 其三

明代王世贞

绛节秋逢鸾鹤群,安期遣信欲相闻。袖中亦有千年枣,不羡瀛洲五色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陈东川

明代王守仁

白沙诗里莆阳子,尽是相逢逆旅间。开口向人谈古礼,拂衣从此入云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枝春 访滕王阁娄妃墓,因过谢尚宅,并看澹台将军石像

清代王闿运

旧迹重荒,剩残垒、指点承平游处。北兰寺废,画栋片云成雾。

网船唱晚,料无复、藏园词句。空自访、贤守碑题,更寻傍城斜路。

江州谢家治谱。到于今尚想,南朝风度。南唐又过,说甚澹台徐孺。

转车腹痛,似听得、往年笳鼓。应替我、细数流光,不须吊古。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