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浙水三江外,朐山百郡东。专城须闻望,半刺亦才雄。
浪海元无际,吴潮近峡中。茵凭那独异,翰墨自兼工。
追昔贤良举,殊时步武同。百篇传冠古,半策已全功。
咫尺腾霄使,回旋著籍通。龙媒流汗血,凤羽杂凫翁。
烈士犹难进,清朝各愿忠。伏蒲宁曲学,鸣鼓尚深攻。
物理安圆凿,人伦陋发蒙。俟河愁敝箄,破胆忤丰隆。
力挤胶西相,廉欺第五公。绝弦迷促轸,折翼创虚弓。
卧阁宁多病,治中有旧风。从容付丞史,咻喔及儿童。
使者诛求急,王人礼数崇。汤年偏一溉,稷御不终穷。
高宴延仙伯,閒游历梵宫。怒涛翻练白,浴日上霞红。
沙鲒能藏蟹,江凫不慕鸿。五云瞻碣石,七泽望青枫。
瓜戍留麋巀,茅心忆桂丛。赐环聊衮衮,遗楪漫忡忡。
困学今将落,生涯只屡空。头风吹过雨,鬓雪乱飞蓬。
龟死宁遗策,鸾栖岂愿笼。劳生俱梦寐,有道或瘖聋。
绝唱常难和,幽光更待融。知音怀感慨,不独寄丝桐。
钱塘名医夏克和,我曾倒屣邀经过。当时橘井深几许,至今孙子扬馀波。
乌金素服黄丝带,金匮青囊皂油盖。肩舆朝出暮归来,常有乡人候门待。
友竹高人王瑞之,秋来遗我双鱼书。书言女弟膺剧疾,病缠弱女眠将徂。
世芳太守怜弟妇,仓皇共访回生手。感君匕剂起沈痾,五月春阳转枯朽。
白头有妺复有甥,太守兄弟家和平。伊谁大惠忽致此,何以上报琼瑶瑛。
烦君为谢殷勤意,新章早托鳞鸿寄。赠金自古不如言,交义由来迥忘利。
老我方洲笔砚荒,愧无佳句为传扬。惟应子益遗书在,不用当时玉局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