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

唐代杜甫

秋日萧韦逝,淮王报峡中。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
不但时人惜,只应吾道穷。一哀侵疾病,相识自儿童。
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强吟怀旧赋,已作白头翁。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观政池桥

唐代王质

西彻秦川东剑关,十有六州无间言。威声浩荡流东南,与大江水同发源。

节麾毵毵绣衣鲜,刚风吹上九天门。手从瑶宫掇明月,贮在官池水不浑。

菱叶荷花净晼晚,舂锄属玉来频烦。冷光烈烈射地骨,魑魅辟易声烦冤。

牛腰抱去凫行速,来瞰皎洁听潺湲。玉龙蟠底抱奇宝,獠奴试可呼昆崙。

洞庭青草似天阔,滟滪瞿唐如马奔。不如我池有幽致,宝奁平开秋露洗。

高人未到已神融,俗客若来应颡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董彦光陈妙音游安乐寺分韵 其二

宋代谢薖

鸟能贯珠歌,花能折腰舞。老人如帝江,识此真律吕。

击节复长谣,急觞犹插羽。春风已趣装,行乐更几许。

吾人但取醉,何必浪自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寓

金朝蔡圭

九官名世人,制作归一夔。达乐不达礼,汉儒言足嗤。

古人寓意耳,结髦持锻锤。俗子未易识,绝艺聊相推。

坐令编简门,亦以专门奇。堂堂张长史,楷妙世莫知。

谓予言不信,愿视郎官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海三首 其三

明代谢元汴

九日浴枝下,上枝耀若许。鼋鼍不作梁,莫共仙人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憩清源旧游禅寺怀苏别驾以修二十四韵

明代胡应麟

十月繁霜正满篱,孤城凝望碧云驰。青衫落魄还舟夜,绿绮传声命驾时。

玉勒乱嘶章氏苑,铜鞮高宴习家池。龙蛇四壁毫飞动,牛斗双函剑陆离。

妙曲西园陈翠管,清歌北里近彤墀。豪游南郭朝朝共,胜槩东山日日期。

绮陌朱楼情浩渺,纱窗红烛梦逶迤。何人作赋非同调,若个谈诗不解颐。

一代平原怀竞爽,千秋河朔兴难疲。从知意气关寥廓,讵谓形骸判别离。

驿路论心愁汎梗,河梁挥手惜临岐。穷来海曲甘垂钓,泪尽山阴独解维。

摇落惭余同塞柳,漂零闻汝逐江蓠。茫茫白水迷三峡,历历青山碍九疑。

无客乘风来灌口,与谁寻雪上峨嵋。雕阑绣柱孤悬榻,清簟疏帘静覆棋。

漫诧王嫱留凤辇,徒闻薛女画蛾眉。君平易肆虚谈卦,扬子玄亭失问奇。

岸拆黄牛回舸舰,城深白帝罢旌旗。遥天滟滪双鱼绝,僻地临邛驷马迟。

秫贯十千时潦倒,柑题三百尚淋漓。清风明月羁玄度,流水高山咽子期。

越国啼魂无翠鸟,蜀天翘首但黄鹂。亦知聚散人间世,极目长空雁影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醉樵

明代高启

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
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
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
木客已去空石床,举杯向月邀吴刚。
借汝快斧斫大桂,要令四海增清光。
林风吹发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
此时忘却负薪归,猛虎一声惊不起。
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宴饮歌

明代阮自华

飞鸢在天,断云满江。
江上依依,远风白杨。
绿树凝盼,落霞窥人。
高怀厌世,雄心汰襟。
烟尘四塞,日有回光。
豪气荡天,转则倘佯。
乾坤有身,星霜风雨。
忼慷商歌,何如易水。
春风绝江,归雁声哀。
勉强张目,眺予登台。
环峰入云,沉影东流。
河西豹子,至今善讴。
嘒嘒彼小星,烈日西沉。
能欺扶桑,不欺东溟。
烈日西逝,江声东还。
双鬓萧疏,忧心中寒。
绿竹琳琅,清溪涟漪。
丈夫多暇,但有酒杯。
故人满眼,脍鲤酿粳。
与君为乐,不必多言。
徂日虽迈,诘朝不磨。
月驶星流,秉烛奈何。
简须屦草,带索皓吟。
青山在户,不厌吾贫。
焚车纵骥,逍遥德园。
呜呜流水,邈邈瀼门。
宛彼白驹,茫茫春草。
摇摇幰毂,有尔长道。
寂寞空山,浩渺烟霞。
道不行兮,海有浮槎。
载歌载笑,聊以塞口。
仙人王乔,则余之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室山

明代欧大任

云深南斗墟,朱草半凋疏。洞长三花树,山藏二酉书。

良常曾不远,宛委更何如。纵检残编在,惟堪老荷锄。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