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常征君

唐代杜甫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梅

宋代黄钧

三十六宫春意满,梅花处处寄行踪。半帘疏影三更雨,二月江城一笛风。

阁部衣冠温玉骨,春阳粉黛艳残红。清华不受东皇宠,飞入春山春雨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谷于诗每与东坡相抗门人亲党遂谓过之而今之作者亦多以为然予尝戏作四绝云 其三

金朝王若虚

戏论谁知是至公,蝤蛑信美恐生风。夺胎换骨何多样,都在先生一笑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杨少尹序

唐代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晨游昌师院

唐代窦群

深庭芳草浓,晓井山泉溢。林馥乱沈烟,石润侵经室。
幽岩鸟飞静,晴岭云归密。壁藓凝苍华,竹阴满晴日。
生期半宵梦,忧绪仍非一。若无高世心,安能此终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花后游慈恩寺

唐代施肩吾

世事知难了,应须问苦空。羞将看花眼,来入梵王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唐代陆龟蒙

风雅先生去一麾,过庭才子趣归期。让王门外开帆叶,
义帝城中望戟支。郢路渐寒飘雪远,湘波初暖涨云迟。
灵均精魄如能问,又得千年贾傅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彭伯圻由兴国归赣郡长歌

元代刘崧

瑶草不可折,良友不可别。握手出东门,商歌动凄切。

问君此别何当逢,异县去留安得同。锦江诸峰列烟雾,云日正射晴芙蓉。

君才英英美于玉,谁遣东游向空谷。邑中令尹旧知名,折屐开筵夜停毂。

孟尝好客安在哉,麋鹿亦上黄金台。清风满庭丝竹动,使我感激空愁怀。

唱吴歌,催赵舞,击筑回觞泪成雨。十年下邑困风尘,肝胆轮囷向谁吐。

世无鲁连子,谁能谈笑却秦军。夷门日出客如雾,岂识监者非常人。

我惭学书晚闻道,憔悴衡门落秋草。片言合意山岳轻,况尔多才足倾倒。

闻君有古剑,血色斑驳青蛇鳞。几时出匣试锋锷,手抉云翳开星辰。

言苦不可尽,君行安得留。江中横石如卧兕,彩鹢下照空潭秋。

君归暂向崆峒住,我亦南还匡岭去。山中见月定相思,愁杀啼猿满烟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棠溪景 其五

明代张弼

沧海明月来,古戍行人静。惊见颠张书,满地藤萝影。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