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猗嗟老人,如水中槎。携壶挈榼,泛宅浮家。飘然北来,寓此一蜗。
食无畎亩,衣无桑麻。藜苋满腹,杂以蚬虾。以鼓我腹,妻孥笑哗。
旅人之食,岂曰不腆。不足则求,我颜亦腼。乃即舍隅,蒿莱是剪。
艺此春蔬,侵畦覆畹。雨叶风枝,忽其满眼。撷之掇之,以芼以烹。
聊以当肉,亦足彭亨。摇喉泽吻,茹菹啜羹。如天酥酡,饭在家僧。
彼哉膏粱,孰为重轻。安得长江,载扬我舲。买地五亩,抱瓮躬耕。
驾言聿归,以毕馀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