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秋园风露高,丛菊有丹白。丹者挺寻丈,枝叶纷以碧。
结花小如钱,何以答春泽。白花大盈围,心叶窘虫食。
卑栖众草中,根干才咫尺。芳烈固不衰,终焉鲜颜色。
低昂不相慕,观者徒太息。
吾闻洮州绿石堪为砚,能淬笔锋如淬剑。地灵大宝愁鬼工,埋没尘沙羞自献。
羌童目悍手足鲜,挂弓走马唯临边。雄藩令严烽燧息,鼓角昼静旌旗悬。
幕官好文不好武,要使西羌化东鲁。诗书埋案夜生辉,亲写封章上天府。
豪猪之靴青兕裘,时平不愿万户侯。但得洮州绿砚石,归来泚笔立螭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