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二郭诗 其二

魏晋嵇康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
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嵇康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祖三咏

唐代王维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汎

明代顾璘

四冥波浩浩,一苇向空渡。月近星斗寒,始识天上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吕啬斋三教饮韵

元代袁士元

我昔湖上游,怅望湖中屿。相去咫尺间,一水颇修阻。

地偏禽鸟乐,春静花自吐。欲往兴复阑,佳期空侧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中口占授瑞康宁寿

明代吴与弼

不觉行年七十近,忽惊卧病二旬多。绝胜明月清风夜,人在呻吟梦里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六

清代王时翔

拨翠山光浸碧涛。琳宫移步凤尖劳。暮归红烛照吟毫。

画舫春游人更懒,绣帏浓睡日常高。隔帘休把绮琴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十一首 其二

清代史承谦

悔杀当年识面迟。更从何处觅红丝。尊前曾与露微辞。

锦字音书银烛下,玉人风度幅巾时。别来空自费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陈荣可感兴韵

宋代王义山

元岂好聱张岂乖,世间役役逐尘埃。
容心于天为身阱,得意之时即祸媒。
退一步思方是足,放三分弱岂真呆。
悠然独坐吟窗下,忽见梅花一朵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友人下第归越

唐代李频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
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嵇康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