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22篇诗文
水脉起嵩少,蜿蜒西地驰。崖断载奔马,龙头覆压之。
武侯本流寓,相地惬所宜。躬耕置理乱,长谢与世辞。
其时天下才,魏得什八九。吴亦大有人,抗衡画江守。
帝胄无尺土,又无开济手。跃马避险艰,拊髀叹衰朽。
轩轩三顾馀,一龙为我有。出处关际会,汉厦扶将倾。
世尽昧大义,卓哉赵顺平。后世短将略,据蜀宜敛兵。
惟顾付托重,敢忘白帝城。伯仲见伊吕,杜陵实公评。
窃比于管乐,谦词惧过情。草芦今安在,凭轼兴不浅。
庙势拱荆樊,泉神达汉沔。入夜闻兵声,馨香胪祀典。
歌罢神弦曲,风云莽舒卷。
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