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下南国,江上来飞鸢。江头估客几千辈,其中别有东吴船。
吴儿解作吴中曲,扣舷一唱悲歌续。乍回别鹤下重云,一叫哀猿坠深木。
曲中山水不分明,似是衡山与洞庭。日出长风送舟去,祗留江树青冥冥。
湘山削立天之角,五岭盘纡同一握。嵚崟七十有二峰,紫盖独不朝衡岳。
万里江天木叶稀,行人相见各沾衣。寄言此日南征雁,一到春来早北归。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404篇诗文长途已迷远,此地复相禁。殷勤贵溪宰,归程巧酌斟。
令我舍周道,转从岐路寻。我行安仁界,时披竹松林。
松风幽以杳,竹径猗且森。恍惚开天籁,悠脉起秋心。
多历广闻见,兼可适孤吟。兹意良复厚,所赐岂不深。
兰膏香腻盘云绿,愁锁春山黛痕蹙。天寒日暮悄无言,翠袖盈盈倚修竹。
修竹无心亦有情,竹花结实珠繁萦。秦楼人去綵鸾杳,湘江种得相思成。
相思有种何时歇,竹上年年怨离别。千古魂消怨不消,泪红染成鸳鸯血。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