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来先生生清门,胜国遗老中丞孙。灵宝夙经龙汉劫,义熙私记柴桑村。
问问庵中门两版,白云留住心难转。生涯三绝画书诗,踏破当时铁门限。
流传一幅《桃源图》,茅屋禾田路超远。汉魏茫茫那可追,依稀犹认秦鸡犬。
想其下笔寓深意,剩水残山到双眼。洞口扁舟归去来,猿啼鹤怨吾知免。
吁嗟乎!平原花木摧为薪,葛帔流离感路人。茂先机杼魏公笏,长埋黑土生丹磷。
此本弆藏幸无恙,后贤购以双乌银。浴手令我肃展视,如获剑履思先民。
夜深风雨起寒籁,墨痕中湿西台泪。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282篇诗文
方先生,性正直。靖国难,躬戮力。族不辞,死何惜?剖吾心,割吾舌。
身可烹,心难折。炳今古,耀史册。展画竹,泪痕湿。两三竿,五六尺。
挺贞姿,效贞节,疏乔枝,翻密叶,岁寒松,同春柏,起英风,凌霜雪。
顾此君,人悲切。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