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

清代魏象枢

去国心难恝,徘徊马首迟。真逢宵旰主,况际太平时。

老病天应鉴,行藏世不疑。二疏千载盛,薄劣又重追。

魏象枢

魏象枢(1617—1687年),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概括。现有魏象枢《寒松堂全集》九卷存世。► 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感

宋代郭昂

满眼黄尘兴已阑,闭门高卧且加餐。一灯儿女团圞易,千古风云际会难。

檐外日暄扪虱坐,庭前月出举杯看。翠藤尽著参天长,不与孤松并岁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调诸子七首 其五 杨生

明代李之世

杨生雅可亲,呐呐不出口。含笑当百言,逢人却且走。

一片少年心,誓死不相负。那知末路交,雨云翻覆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尧民小笔

明代祝允明

隐者高居不在城,闲来搦笔写平生。
藤枝策策从何去,葑水东头吊古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蜀山湖歌示任城王甥季辅

明代于慎行

昔闻钜泽湖,漭沆三百里。自从中作宋公渠,两岸长虹夹汶济。

我家湖北缆扁舟,住近沧浪不解游。王郎亦住湖南曲,携我来探水国秋。

叩舷湖口渺然入,洲渚萦回望不极。荷芰残花棹底分,鸥凫乱影帆前失。

波心宛在一丘悬,直上苍茫尽水天。万顷泓淳沈碧落,千林黯淡入寒烟。

萧然似欲来风雨,感慨愁心吊千古。秦皇片石有孤峰,鲁国荒台无旧土。

玉罂春酒欲尽无,沈醉烟波兴未孤。西风不过山阴道,枉向君王乞镜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介征司农损书及新诗见示多哭仲氏国征语却寄一章慰之

明代王世贞

闽海缭虹纵复横,畴堪意气比刘生。第惊鲛室传来泪,多是鸰原痛后声。

老觉断金差有味,病逢埋玉不胜情。交游岂乏钟期耳,莫向人琴恨未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弟肖庭二首 其一

清代刘鹗

亲丧尚土浅,游子怀帝乡。每逢时节临,重我涕泗滂。

有弟幸可托,惟兄实无良。中谋卜葬地,未审君否臧?

我言兹山佳,气聚风斯藏。山川重盘礴,形势森开张。

翻翻龙蛇集,蔚蔚鸾凤翔。东西极完密,前后分低昂。

明堂可万马,怀抱包洪荒。纵未增福庆,亦可免祸殃。

似堪妥亲灵,此外俱荒唐。进取贵果决,筑舍讥道傍。

尧时只一夔,竟克成大章。缅怀父母恩,罔极齐圆方。

愿言罄所积,早得归山冈。惟君当送终,而我遂显扬。

出处各尽道,庶可纾恐惶。两年几寄书,报章杳茫茫。

北风重寄此,握笔情感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季高送酒

宋代陈与义

自接麯生蓬户外,便呼伯雅竹床头。
真逢幼妇着黄绢,直遣从事到青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蝶

宋代叶绍翁

银为须翅粉为肌,驱役春风不解肥。
桃李上林无分到,可怜却傍菜花飞。

魏象枢

魏象枢(1617—1687年),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概括。现有魏象枢《寒松堂全集》九卷存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