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1820)福建侯官人,字巨廷,一字退谷。乾隆二十四年举人。历邵武、嘉义、安溪等县教谕。少时喜读宋儒书。于清儒好胡渭、顾栋高、任启运、方苞四家著作,谓其切于伦常日用。在台湾曾应聘修志。巡道某议辟台湾山后蛤仔滩,金銮考其始末,作纪略。另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 48篇诗文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
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
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
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春秋谨严书,百史兹考信。晚周驾而东,弱鲁犹足训。
低昂心权衡,与夺管肤寸。包罗三八祀,诬始盖其慎。
一言开惨舒,九地回斧衮。密虽异鲲鲕,宽亦漏鲸蜃。
奸魂负芒羞,忠骨盖棺奋。肉角死西郊,风味一朝尽。
千秋圣人经,寂寞风雨烬。三子豪未除,巧语终不近。
早时迁固俦,雄誇掠秋隼。斧凿谢前规,沙场出孤骏。
森严虽时乏,犹足傲拘窘。黠儿何厚诬,乞米诳髫龀。
至今汗青手,缩袖赍痛愤。此道竟寂寥,斯文有遗恨。
于皇宋七世,辉赫到禹舜。起
(1757—1820)福建侯官人,字巨廷,一字退谷。乾隆二十四年举人。历邵武、嘉义、安溪等县教谕。少时喜读宋儒书。于清儒好胡渭、顾栋高、任启运、方苞四家著作,谓其切于伦常日用。在台湾曾应聘修志。巡道某议辟台湾山后蛤仔滩,金銮考其始末,作纪略。另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