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起守信

明代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释
昔:从前
令:派;使;让
方:才
之:代词,指“老朋友”
俟(sì):等待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1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里后咏怀 其二

清代边中宝

倦鸟归旧林,飞翔适性天。零星几老友,策杖相往还。

言笑无厌时,文酒追古欢。有时乘兴出,随意探林泉。

或阿陵城下,或吾丘台边。徙倚以徜徉,心远况地偏。

偶然逢野叟,席地话园田。神貌两俱古,真趣谁怀传。

自反出与处,幸无罹尤愆。泊然何所营,长此乐余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洄溪翁宅

唐代元结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老翁八十犹能行,
将领儿孙行拾稼。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比干台

宋代赵瞻

九阍大坏一木支,势知不可诚不欺。
商之三仁异所归,死谏不欲狂囚为。
贤哉万世忠臣师,比干而已前其谁。
谏不当显何所持,忠必爱君无拂辞。
帝舜载赓歌康隳,风雅比兴陈盛衰。
君贤臣圣流书诗,光华荣辉同葳蕤。
扶起不欲忧颠危,剖心血颈鼎获糜。
此意不独在一进,死者一传星日垂。
犹有佞人乘其机,顺正逢恶称讽规。
甘言好语解人颐,如鼷食角寝不觜。
聪明蔽密蔀莫知,微干之节世亦疑。
章华非不穷峨巍,姑苏一同宗社移。
名与土灭扫无遗,但为世鉴那中议。
兹台巍巍存遗基,尚觉清风洒肝脾。
妖狐狡兔不敢依,飞沙落日予心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丑初雪

宋代江南雨

天亦何能耳,须臾作大荒。凋残秋烂漫,换得玉昂藏。

纵掩尘间垢,更添心上霜。凭高感微命,无语立苍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至石竹山

明代徐熥

寻真当薄暮,暝色满松关。绝壁猿声断,遥空鹤影还。

云边春草路,天际夕阳山。应识仙都近,钟声杳霭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廿五行

明代陆深

前月今日风若掣,今月今日雨不绝。颓垣败壁补未完,注栋倾盆势尤烈。

对床不辨儿女啼,悬天但恐星河决。遥看密泻同织丝,复有大片如飞雪。

夜来沾洒愁图书,似闻挥霍鸣金铁。昨听父老指顾言,目数群龙迸空裂。

海中沙县全城翻,邑里谯楼半腰折。皇天高照正森严,圣主中兴自超轶。

岂伊玄化复偶然,无乃苍生自诒孽。拥衾转辗苦待明,四野茫茫混鱼鳖。

禾头生耳须浪传,灶底产蛙幸虚设。不然东南财赋区,宁免宵旰劳符节。

小臣幽忧才一家,终岁饥寒讵堪说。仰天端拜意独深,捧日何能计应拙。

挽回光霁敢望多,今夕明朝事终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寓 其五十二

明代朱诚泳

为善为君子,君子喻于义。为恶为小人,小人喻于利。

所思既不同,善恶岂相类。义利自两途,理欲所由异。

譬之食饮然,而各有所嗜。恶臭与馨香,伊人自知味。

吁嗟义利间,慎无迷厥志。北轲有法言,君子所当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周师成

黄芦花白月无赖,乌桕叶红秋可怜。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