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邴原泣学

明代礼赞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论语》。

译文二
邴(bǐng)原是三国魏国人。小时候,他经过学堂,听到清脆响亮的读书声,于是忍不住哭泣

启示

我们要好学,并且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也应向文中老师学习,无私给予别人求学的帮助,尊重爱学习、有志向的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导读

  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一个“泣”字写出了邴原强烈的求学欲望。

  本文用顺序的记叙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贫,泣而求学;得到上学机会后,勤学苦读,仅用一个冬天,就能熟练背诵两本经书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立志求学而且成绩显著的幼童形象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文中采用让人动容的对话描写,着重记叙了邴原泣学的经过。全文不枝不蔓,言简意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无外僧弟归奉庐墓二首 其一

元代尹廷高

石田茅屋且随宜,更种梅花满翠微。诵罢楞伽清磬歇,倚松闲看白云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其十

元代陈孚

海客乘槎上紫氛,清明时节雨纷纷。虎牙铜柱皆倾侧,水尽天南不见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少司农梁公北上便道省亲

明代温纯

司农拜命向长安,满目甘棠四野看。枫陛行瞻曳履重,椿堂先得舞衣欢。

旌摇王屋冲星晓,酒尽苏门对月寒。为赋大东临祖道,凭君切直奏金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陈忠甫见过夜话 其二

明代潘光统

物候催残暑,飘零得旧游。双星河汉夕,一叶蓟门秋。

缮性依禅室,归心忆钓舟。绮纨非所好,宁敢傲王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竹寄萧安正

明代杨士奇

修竹纷纷荫石台,高楼新傍竹西开。青天彩凤盘云下,白日鸾歌度涧来。

南阮诗书连绛帐,东山苍翠落银杯。桃花流水三年别,又儗青春放棹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夏圭山水图

明代商辂

夹江山势如削玉,夹岸人家茅结屋。屋头挺挺多脩篁,屋外垂垂杨柳绿。

渔舟欸乃声相续,得鱼沽酒聊自足。就中高人欹席帽,策骑前来访幽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萤火

宋代李纲

雨过禅房夜气清,湿萤无数自宵行。光穿竹树来还去,影照池塘灭复明。

飞学流星疑有意,出因腐草本无情。暂时熠耀休凭夜,敢傍长空晓日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春日即事)

宋代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