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三首

明代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复国的愿望多么急切难禁,消灭敌人的志气在心头热烈奔腾。
大风送来清脆而雄劲的角声,夕阳的余辉照在大旗上,红艳鲜明。
我全身缟素,立誓要报国仇家恨,指挥兵船跟敌人拼个你死我生。
听到胡笳声,激起我满腔无限的悲愤;抬头见明月已上城头,一片光明。

战斗万分艰苦,报国真是谈何容易。国仇如此深重,岂敢再顾念妻子儿女?
我终身只承认大明中国的正朔和传统,但满眼看到的是一片被敌人蹂躏的土地。
月亮照着大旗的影子不断翻飞,宝剑射出霜雪一样的白光和逼人的寒气。
可叹我们的队伍已全被打散在四处,半夜里,听到悲凉的笳声从四面

创作背景

  《即事三首》是作者夏完淳于清顺治二年(1646年)参加吴易抗清义军所作。当时南京已陷入敌手,作者之父夏允彝和其师陈子龙已先后兵败殉国。作者身在义军,面对著旌旗号角,怀着无限愤慨之情,写下了这组诗。  

参考资料:

1、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133
2、 文化林 余镇邦.古代爱国诗词鉴赏: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58-159

赏析

  第一首诗的起笔即化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点明主题,并以感情急切、激愤的“情何极”、“气未平”定下了全篇悲壮激越的基调,表达出作者誓灭清人,恢复明朝的强烈爱国情感。接下来由情入景,写道:雄风中,传来军中的号角声;红日里,飘动着战旗。用“角”与“旗”两个意象,用“劲”与“明”两个醒目的词,突出体现义军庄严、雄壮的军威。“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是写誓死报效国家,是开篇“复楚”“亡秦”的补充。“酬家国”是目的,“决死生”是决心,鲜明的突出了为雪耻复国而生死决战的惨烈情怀。最后,以悲凉的胡笳与凄冷的月色来渲染义军战斗的艰苦和作者的悲凉心情。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情多

唐代元稹

白发镜中惭易老,青山江上几回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艮岳百咏 炼丹亭

唐代李质

药炉龙虎正交驰,五色云生固济泥。凡骨欲逃三万日,君王曾赐一刀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 四首,赋得瘦竹如幽人,秋花如处女 其一

清代顾贞立

轻雨洒松筠。林下风清浣俗尘。瘦影萧疏谁得似,幽人。

翠袖天寒倚夕曛。

娇女艳秋晨。浅紫轻红未解颦。赋媚莫嫌秋太淡,清芬。

九畹芳兰佩可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示儿

唐代韩愈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
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
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
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
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
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
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
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唐代齐己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雁序分飞离汉口,
鴒原骞翥在鳌头。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熙载赴省试

宋代王庭圭

江南山欲穷,地与荆楚错。君生于其间,秀气郁磅礴。

文章变骫骳,声名久渹硞。至于吐言谈,风味亦不恶。

如何生寒窘,诗书对藜藿。天网罗英材,搜猎遍丛薄。

君材万人敌,百鸟避一鹗。忽从布袖中,盈编出新作。

奇怪惊我前,雷电杂风雹。行当试殿陛,宏文要追琢。

同游三数公,词艺俱赡博。上方集多士,谋欲取京洛。

径须陈治安,端不谈冗龊。致身青云上,去天才一握。

早寄山中人,庶以慰寂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再游韦园仍用前韵 其二

明代王世贞

身世吾今醉,乾坤尔辈逢。褰裳采兰芷,奏曲起鱼龙。

返照杯频得,浮烟阙自重。莫嗔归骑缓,花底爱行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度岁以来雨雪连绵晴日颇少寒气愈盛因成长律

清代缪公恩

两月才能几日晴,六花时作打窗声。冻云不遣东风解,冷絮将填大海平。

积素庭轩常没胫,凝寒草木尚含萌。围炉呵砚吟扪鼻,兽炭频添酒独倾。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