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坯山

明代马世俊

远影平如盖,孤峰澹若云。松楸迟日照,芦苇带风闻。

翠潋一湖抱,青光三郡分。忘机余已久,鸥鸟自成群。

马世俊

 马世俊(1609-1666)字章民,号甸丞,一作甸臣。江西溧阳人,顺治十八年(1611)状元,官翰林侍读,著有《匡庵诗集》《李杜诗汇注》《马太史匡庵文集》等。► 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起

金朝李龏

远钟云际断,一雁度残河。闰气今年正,秋声昨夜多。

露花县茑蔓,风叶捲虫窠。坐结西游恨,南邻犹醉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唐代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曜,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树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衣昼不襞,罗帏夕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吾安宝髻,蛾眉罢花丛。狭路尘间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闵子骞

宋代金朋说

名称大孝世之难,袄絮芦花岂耐寒。宁使一身甘冻死,肯教三子受衣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二首

宋代张嵲

庾翼神明还旧观,蕺山草树见挥毫。
如今只作葡萄用,惆怅遭离老虏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其九

元代陈孚

一百五日寒食雨,风光别我苦吟身。尚书气与秋天杳,同是天涯沦落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庭胡敬之以余父执之交岁馈新橘凡十有馀年感无以报是用作歌

元代谢应芳

湖山清气钟而翁,生儿亦有古人风。年年送橘拜床下,甚愧我非庞德公。

今年霜落洞庭早,橘熟先于葑田稻。青衣童子黄金丸,橘头摘来霜未乾。

侬家食指百三十,分甘喜得皆波及。娇痴堪笑两曾孙,手弄金丸口欲吞。

阿翁老饕三咽毕,□教食之还自吃。一枝一枝复一枝,翁有笑声孙亦咍。

枯肠久似长卿渴,甘露适从仙亭来。楚江萍实不可得,华峰藕亦无人识。

冷比雪霜甘比蜜,此句真可题此橘。韩子之诗今代无,借作报章挥我笔。

怀哉故人家洞庭,七十二峰环翠屏。洛阳秋风尘满城,莫能污尔双鞋青。

南山不烂黄河清,正须坐阅三千龄。山中旧识诸耆英,烦道老夫多寄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阳七绝句 其二

金朝王元粹

街头鱼米近颇贵,缩项长腰最可珍。江东莼鲈亦何好,能令张翰称达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陋居五咏·池馆

宋代汪莘

丈室明松窗,水竹相因依。
卢橘冬已花,日出黄蜂飞。
爱此禅房幽,不踏市朝机。
时观彼苍意,常与人愿违。
彼苍不可会,青山又斜晖。

马世俊

 马世俊(1609-1666)字章民,号甸丞,一作甸臣。江西溧阳人,顺治十八年(1611)状元,官翰林侍读,著有《匡庵诗集》《李杜诗汇注》《马太史匡庵文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