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镜尘昏,鸳衾冰冷,伤心又过年头。忆粉羞桃靥,步怯莲钩。
只剩春宵梦里,伴孤灯、来共绸缪。来也不。莺啼梦破,又长新愁。
休休。鹣鲽拆,看绝世红妆,葬送青邱。把姻缘簿上,一笔全勾。
同是天涯沦落,犹令我、泪湿江州。又况是、仙游不归,裙褶空留。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 18篇诗文
朝露湿春衣,江村香氲绕。泊车古樟林,百禽鸣夹道。
干直几参天,围粗盈数抱。畸枝衍藤萝,落叶肥蕨草。
非关地僻幽,般斤曷不到。材大难见用,风雨凭偃倒。
先春秖有一,托根乃见异。荒瘠本从天,沃土非所寄。
生长千峰上,饱饮烟霞气。石花首剑南,紫笋湖州次。
不关物性纷,禀受亦足累。天宇固自真,见闻岂容易。
甘露既在手,安得子尚味。双林傅大士,结庵颛所事。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