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252篇诗文九月天气肃,原野菊花明。良朋重宵戒,揽衣事晨征。
步出城北门,遥望绿护屏。冈峦莽回互,阡陌浩纵横。
芋圃无遗植,粳田已罢耕。仰观天宇阔,翛然耳目醒。
山椒径屈折,峭壁势峥嵘。遂造仙人庐,十里松风声。
秋高繁华坠,潦尽寒泉清。巴流旷远瞩,邃谷狎幽情。
妙香时一闻,幡影摇心旌。崆峒如可访,焉用恋浮名。
君诚不独治,分忧赖贤牧。所以汉郎官,出宰应星宿。
长洲古名邑,民物称富足。年来久凋弊,五月粜新谷。
侯令剸烦才,存心在忠告。行春载轻车,烟村桑柘绿。
孝悌申古训,淳庞化今俗。坐令百里间,讴歌仍鼓腹。
昔闻宓子贱,弹琴致民服。复修良吏传,为尔请重续。
绕城多少楼台,一春闷锁桃花雨。灵和新柳,风流重见,故人张绪。
剪烛窗深,抱琴台敞,同倾芳醑。笑华阳白鹤,陡催离恨,又分手、蒲帆渚。
回忆青溪旧处。两狂生、酒歌诗舞。无端小草,心旌马上,鬓丝吴楚。
梁苑闻鸡,王家赋燕,尽成飞絮。把相思付与,欧余山色,送君归去。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