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 其一

清代钱澄之

驿路凋残何处行,又穿烽燧赴荒城。渡头虎迹沿溪去,村外鸡声冒雨鸣。

鸟帽即今双短鬓,青山依旧两狂生。相看漫洒吴江泪,已听褒纶赠杲卿!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4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河

清代罗淇

未得探源去,先成击楫过。夕阴寒白日,秋色淡黄河。

八月灵槎路,千年《瓠子歌》。东流终不息,向晚水增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郊晚眺次敬亭韵

清代敦敏

郊原秋老菜畦薇,款段奚囊趁夕晖。积雨疏林滑客屐,遥山晚翠扑人衣。

烟浓树隐孤村远,云散天空一雁飞。暂把酒船呼钓艇,持杯浮拍蟹螯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主第二首 其一

明代蔡羽

草入行宫绿,花开旧馆红。金枝香渐远,玉辇恨无穷。

涧已无脂到,山犹妒黛工。丛丛原上蝶,留客立东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画为刘仲脩题 其二

明代黎民表

溪上风欲来,扁舟归渐紧。不暇问桃源,赖是柴门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初至金陵,诸公会饮秦淮,酒边感兴索瞻园葱石积馀和

清代王鹏运

微风转城曲,凉意乍先秋。不知今夕烟月,何事为人留。

欲访齐梁陈迹,但见珠歌翠舞,镫火夜光浮。孤啸倚舷立,酾酒酹沙鸥。

兴亡事,醉醒里,恨悠悠。微茫空外云气,直北是神州。

为闻青溪蚱蜢,来往撇波双桨,载得几多愁。漫洒新亭泪,吟思渺沧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一

清代龚自珍

道力战万籁,微芒课其功。不能胜十心,安能胜苍穹。

相彼鸾与凤,不栖枯枝松。天神傥下来,清明可与通。

返听如有声,消息鞭愈聋。死我信道笃,生我行神空。

障海使西流,挥日还于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狄彦哲云溪隐居二首

宋代项安世

闲居郭内似村中,背市临河一迳通。
案上漆书何世字,墙头碧瓦古时宫。
苦遭客子惊鸥鸟,闲在桥边数钓筒。
不是庞公怕城府,也来相就作渔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杨妃传

宋代徐鹿卿

六宫粉黛溢三千,一个中间宠爱专。自此世情生妄想,推排妃子作神仙。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