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槁木师至

清代方文

闻君春到石头城,将妾和儿赠友生。此事太奇终有悔,天恩难断可无情。

既归白业家何定,欲返黄州路未平。江上故人多古义,东郊应与结茅成。

方文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 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以祥赴试过张性夫宿 其一

明代顾清

水底鸡鸣事有无,琉璃千顷浸浮图。眼中便觉尘嚣尽,他日何烦去五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宿江楼

清代缪荃孙

前月中秋登此楼,焦山白浪江中流。今朝重向江楼宿,月明千里天如沐。

蒜岭秋横木叶残,瓜洲灯火朔风寒。罔思梦雨横风夜,一样江山两样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

宋代陈人杰

登坛焚篆,忽云开晴,作沁园春歌之
道骨仙风,自天上来,月潭主人。把玉清宝印,按行川岳,神霄铁尺,鞭叱雷霆。雨部收晴,日君腾照,一寸灵章飞杳冥。幡旗外,觉阴风肃肃,奔走神兵。
登坛沥酒刑牲。有法馔如山饱万灵。想乖龙惊起,碧潭无底,妖蟆戮尽,珪月长明。行比旌阳,功高李靖,玉府丹台登姓名。平生志,合为霖为雨,大慰苍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种松二首 其一

宋代张嵲

寿张种漆将为器,假用终能及里闾。我植青松期偃盖,苍然相对雪霜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华墨竹

元代姚燧

湖州再变到黄华,两竹离披自一家。万斛颠风掣旗脚,军民吹屈最高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行

清代邵庾曾

水底青山屋底云,斜空归鸟影纷纷。半天风雨忽收去,泻作清泉百道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宋代苏轼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楚楼镇志曰:汉大将焚船处也,今为文昌县。怀古,奉简邑文学

元代范梈

龙节迢迢去不归,汉家将军建国威。当时曾见楼橹集,异代空闻尘土飞。

风压春潮吞乱屿,岸分古木转斜晖。旁人犹解祠神女,何故功臣庙貌稀?

方文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