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宁刘小芸 其二

清代丘逢甲

大江北去是黄河,饥旱频年菜色多。泪尽伯鸾心尚热,西风自唱五噫歌。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17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道

南北朝江总

翠盖承轻雾。
金覊照落晖。
五侯新拜罢。
七贵早朝归。
轰轰紫陌上。
蔼蔼红尘飞。
日暮延平客。
风花拂舞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蔡州

南北朝王寂

悬瓠城雄壮,登临写客怀。九州惟古豫,千里控长淮。

极目栖林杪,临芳瞰水涯。南城新息路,西市确山街。

门易朝金榜,亭馀阅世牌。乐光眉拂黛,溱汝股分钗。

八封坛微认,三王冢密挨。辋湖鱼唯唯,壶树鸟喈喈。

颜笔龛尘壁,裴碑瘗土阶。卜蟾闻迈志,系鳖近齐谐。

坡底为龙竹,厅前系马櫰。绝缨台泯没,铸剑冶埋埋。

坡迹留任宅,涪诗刻秀崖。黄陂澄宇量,许月旦名排。

秦赋敌扬子,娄歌胜李娃。越王悲壮志,唐女换遗骸。

元济狂枭獍,宗权暴虎豺。土风敦俭素,声乐绝淫哇。

玉粒家家足,红姜处处皆。吴氛薰雾瘴,楚气拂云霾。

笋石当衙道,仙榆拂郡斋。王侯更庙狄,富相捍潭柴。

竦也尝临判,谦乎亦摄差。陈翁孙接踵,欧父子联阶。

观额因王觌,民坊出陆偕。许诗多散落,叶记半磨揩。

往哲优师帅,遗风轶等侪。老夫为政拙,雅志与时乖。

倦鸟收长翮,疲鴽恋短秸。江山题不尽,吾已办青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金州西园九首·石庭

唐代姚合

布石满山庭,磷磷洁还清。幽人常履此,月下屐齿鸣。
药草枝叶动,似向山中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日学宫试诸生

明代顾璘

宴坐中秋日,云晴灌水阳。玉麟横郭见,文笔映波长。

隐几饶幽胜,登堂总俊良。英灵占萃聚,神采爱舒张。

颇讶遗珠远,谁云古道荒。多闻沾柳教,妙悟近周乡。

僻壤缘人胜,儒绅贵志强。嗟予牵世网,垂老觅亡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浩歌行

宋代岳珂

浩然一气古到今,古人无愧惟此心。
青天为幕地为席,醉里聊作乌乌吟。
君不见人生所重独名谥,一代简书耀青史。
当时命名偶然耳,跖圣丘愚果谁是。
又不见人生所原中贵豪,汾阳钟鼎颜簟瓢。
只今等是一堆土,宁识生前时所遭。
或言惟势可凌物,旦作参军暮苍鹘。
富方炼炭贫牛衣,上下升沈总瓢忽。
又言有才堪动人,文章不过尘。
卿云复生饱谢作,我亦不识知谁真。
书函阖开古所患,万札千缄漫堆案。
当年京洛驿走尘,未见远官救刘晏。
人情炎凉今所同,鞠{左月右上丞下厄去厂}却篲寿乃公。
小儿会睡触屏风,亦复谄语无所容。
回思一拙胜百巧,囊粟侏儒先亦饱。
才从埽轨学{左度右攵}门,边上锄犁不相保。
又思三窟寄一身,东来入淛南入闽。
已惭下车冯妇笑,又恐雇影痴儿嗔。
一壶一锸醒复醉,便作刘伶藉糟计。
易园蓊蔚棠湖清,席上老兵未渠异。
一花一柳春复秋,更效凝式东西游。
池荷渐衰枣红近,卹纬那免孤嫠忧。
噫嘻人生万事大似繭抽楼,百绪千端无物不如许。
归欤一曲浩浩歌,尧舜揖逊汤武兴干戈。
从来剑佩常相磨,吴地万物如予何。
渊明嗜酒称第一,不知寄傲义熙除酒更何术。
雍端但爱杰与梨,借使无此未应对酒成白痴。
乐天仅识庐山奇,肯信琴书泉石不堪引妻儿。
青山独往苦不早,自是金谷白首同归有何好。
浩歌对山开酒缸,看到月堕黄金盆。
往来正尔劳季布,贤佞岂必关王尊。
胸中浩浩雇所存,贯珠击节何足论。
我不能苦身刻骨为名抵死求媚妩,
又不能南柯北牖指梦所历为喜怒。权热文章共生死,
谀书呓语相推许。为身择地已为累,
随戏逢场亦何补。凛然浩气天地间,
眇视万古同人寰。沧溟易狭杯芥宽,
北斗炳烂银河乾。浩歌正尔吐天籁,
风月笙竽均一噫。来者浩浩不可期,
指此无愧惟心知。青山白云随所之,
浩歌更赋归来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飞来寺

明代涂瑾

仙境何来紫翠间,暂维一叶扣禅关。岩扉薄雾浮金塔,涧道啼猿带玉环。

风度晚钟僧出定,松翻晓雾鹤飞还。凭高直造群峰顶,欲摘星辰手可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善世 其二

宋代赵汝腾

抱琴几宿滞秦溪,多谢常丞寄近诗。细咀绝无烟火气,其人可与溯濂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卧疾怀金粟山人

元代廖大圭

身不能飞秖自愁,闭门卧病尽高秋。无因去作山人客,长啸清风十二楼。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