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匡庐净成泽萌和尚

清代成鹫

中岁思远游,遐心在参诣。垂老迟出门,致远常恐泥。

翘首匡君庐,高深薄云际。客从山中来,为我说幽邃。

曰有古栖贤,珠林盛丛桂。玉渊澄素波,金井涵芳砌。

三峡泻奔雷,大声警聋蔽。上接紫霄峰,下瞰湖天势。

净成人境幽,松竹环苍翠。师王去不归,天龙森拥卫。

堂构仰象贤,箕裘须善继。我公道眼高,頫仰无一切。

十载主丹霞,心力穷微细。苦节挽颓纲,清操起流弊。

古道不可今,浩然拂衣袂。大笑行出门,孤风振南裔。

华亭归兴赊,江波共摇曳。取道入匡云,故山寻夙契。

旧业未荒芜,埙篪事耕蓺。我本住山人,出家须出世。

生平云水心,欲往还濡滞。去冬觐法筵,名山度残岁。

春风返旧林,百忧集如猬。暂别去还来,法堂己虚位。

绕径菊花黄,抚景商飙厉。怀人秋正深,望远庭阴翳。

大地鲜知音,登堂想真谛。顽哉跃冶金,寻思旧炉韛。

愿得半把茅,老来成活计。上与紫霄邻,近接栖贤寺。

长从郢匠游,运斤时斲鼻。大道无异同,焉知洞与济。

寄声高卧人,容我榻边睡。起来看远空,千峰互阴霁。

山色与溪声,句句无生偈。明年买草鞋,春江鼓兰枻。

寻师入宝山,化城非久憩。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17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张左西诗

南北朝刘孝绰

相思如三月,相望非两宫。持此连枝树,暂非背飞鸿。

若人惠思我,擒藻蔚雕虫。仙掌方晞露,灵乌正转风。

方假排虚翮,相与北山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申岁作 其二

宋代杨冠卿

急雨来排难,馀蒸顿解严。时蜩鸣露柳,客燕度风帘。

屈指秋无几,安心气自恬。夜凉都不寐,落月莹虚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北吴歌 其二十六

明代范景文

青丝斜纽挽双鬟,斗草才同姊妹还。闻说郎来亲插戴,背人偷觑倚窗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珠江曲 其一

明代李云龙

江边杨柳绿,江上藕花肥。玉溆鸳鸯戏,金塘翡翠飞。

时闻采莲曲,唱入荔枝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州王氏林亭

宋代文同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奔湍激险飞寒响,弱蔓穿深挂晚英。
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
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徐灵渊挽词

宋代叶适

自卜西南宅,始闻幽赏多。
山供映门树,水献卷帘荷。
近局棋频赌,邻篘酒屡歌,
谁云秘此乐,抛掷与流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宪使张郎中寿借西山集中甲申秋所赋雨荷诗

宋代程公许

荣途惊一世,志士独苦心。
君看曲江公,中宵梁父吟。
岂无平反笑,事使贯索沉。
独醒睨众醉,枉尺那直寻。
世事本前期,朱明多盛阴。
气运有伸屈,扶持要贤能。
金瓯一掷误,天步深渊临。
琼圃撷众芳,愿以遗美人。
绣斧岷雪外,阊阖云海深。
请弹薰风弦,再拜寿斝斟。
功名傥来耳,一念君与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丁端叔菊花

宋代杨万里

忽忽还重九,匆匆又岁华。不妨将白发,剩与插黄花。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