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177篇诗文
忒迷离,几番风雨花朝。剩有一片芳尘,浑望断红桥。
燕子绕梁飞遍,为怕伊憔悴,替垒香巢。早长亭折柳,天涯尽处,春去难招。
空阶夜色,弯弯月冷,罗袂飘摇。天末风生,吹皱了、浣纱溪水,溅上夭桃。
一襟红泪,照往时、鬓影萧条。算此际,有愁人似我、朱楼缥缈,无寐吹箫。
簌簌窗前蚕食叶,知是尖风又吹雪。烟消榾柮地炉寒,兀坐书空正愁绝。
后园脩竹委长身,戛戛声中都压折。幽禽冻杀不知数,猛虎深林踪迹灭。
海底灵鳌亦伏藏,纵有长竿孰能掣。冻芽满地未穿土,安得盈筐供采缬。
呼舟策蹇亦何事,来往搜奇徒屑屑。人生有酒但宜醉,回首光阴真一瞥。
仰面呜呜双耳热,功名富贵吾何说。只恐诗成不著题,铸错难聚九州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