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
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
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
怎无语侧身灯下?任拍肩总不回顾。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868篇诗文路盘白竹村,崎岖探穷谷。居人八九家,林杪构破屋。
下惟四柱立,亭亭不附木。仰视如鸟巢,夕暝梯云宿。
楼动晚风吹,万竿如戛玉。已防虎豹害,复惧麋鹿触。
我行多仿徨,不敢岐路哭。从者俱饥色,清潭聊手掬。
吾语勿苦饥,餐松毛羽足。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