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六

清代林朝崧

绕床喝雉烛烧红,入坐毛公与井公。若使武昌陶侃见,定将博具掷江中。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8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东坡蒲涧寺二首

宋代白玉蟾

陈踪行览寺门前,自取椰瓢酌冷泉。
山下果然无白地,洞中尽自有青天。
更谁识得安期事,且去参他景泰禅。
冠盖如云自来往,如今何处有神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晞扬贫甚爨烟不属而读书

宋代王庭圭

荷锄初读书,中原已鼎沸。辍耕仰太息,衣食尚卒岁。

喧呼传点丁,田庐忽湮替。产尽犹索租,从何出租税。

乃知天宝后,信如石壕吏。君门九重深,旗戟森兵卫。

朱轓背相望,莫肯察凋弊。赖子天资高,追琢自成器。

时能从诸生,扣门来问字。长篇烂溢目,春葩吐奇丽。

饥虽不堪煮,要自饱风味。乃翁昔好事,宾客常满位。

小儿听客语,炊甑忘著箅。岂虑饭成糜,迩来糜亦废。

时能馈升斗,与子黔突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 其五

元代赵秉文

昨日游东城,今日复南陌。偶逢素心人,把手便欢适。

一谈复一笑,不觉日西夕。骑马穿市桥,矫首望林隙。

归来掩关卧,尚恨为物役。四论喜僧肇,玄文笺陆绩。

会当投绝学,缮性终何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右山茶 其一 梅

明代胡应麟

飘然姑射仙,亭亭出林薮。宛似薛家娘,霜天濯素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朱皋亭家传后

清代曾国藩

韩公曾作《董生行》,坡老亦咏姚氏堂。末世文人苦孱陋,虽有行谊无由彰。

徽州太守万夫特,承明一出腰银黄。政声今邻赵张右,名翰昔在崔蔡行。

忆昨石渠同讨论,释引先德何琅琅。考亭绝学半庭训,佩韦奕叶仍作堂。

孝经五龄育在口,内则半编时相将。一朝老亲蒙雾露,医不能力巫难禳。

妙年诚心破金石,午夜刲臂和羹汤。探丸何曾让耆域,卧冰殆欲嗤王祥。

谁言昊穹阔且远,小叩大应如宫商。阿耶道躬既纯固,阿儿行义宜袖扬。

汉家本来重孝友,薄俗尤应式厖凉。岂谓虚舟藏大壑,空教幽狱埋寒铓。

独留孤儿好头角,神驹堕地不可当。逸足腾踏蓬岛路,八载与我同趋跄。

昨年一麾出歙浦,南饥北渴永相望。白塔觚棱晨漠漠,黄山烟霭暮苍苍。

怀人却寄相思字,念社仍徵述德章。前人艰危事栽种,后人但识嘉荫长。

即今楩楠贡天府,莫忘老干在冰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庐山 其二

宋代韩淲

一坐庐山近十年,经行空对此峰前。古书读罢古心足,想见当年到圣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周秀实田家行

宋代王庭珪

旱田气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凿冰捕鱼者

元代刘崧

湖淀野人工捕鱼,隔冰见鱼冰下居。持斧凿冰刺鱼去,凿根团团井不如。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