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申元日

清代徐端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秃笔。
涂窗作鸦忆少年,不知老丑光阴疾。
退藏未了桑簪南,生涯代以崖蜂蜜。
小儿怪我不同尘,进不能寸退盈尺。
岂知穷通自有命,我手可断不书乞。
安道何事竟碎琴,管宁何意至割席。
五斗不换东篱菊,千户宁如江陵橘。
蚊虻雍盎互起减,欢乐岁何长攀攀。
我从方外得天游,始叹世缘如沐漆。
从横纱用剑两枝,出入无方马一双。
老师云边亲授记,许我虚空轰霹雳。
东风吹动老虬枝,笑拂苍髯双眼碧。

徐端

徐端(约1754—1812)字肇之,浙江德清人,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苏清河知县。端少随任,习于河事。入赀为通判。乾隆中,河决青龙冈。振甲知涉县,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学士阿桂督工,见而器之,留东河任用,授兰仪通判。寻升缺为同知,调睢宁,又调开封下南河。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嘉庆十七年(1812)因积劳成疾,病卒。► 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心镜 真实语

金朝马钰

不言名,不说利。酒色气财,并无留意。人间事、总不关心,别认些活计。要全真,须养气。净里清中,虎龙嬉戏。得自然、个内斡旋,产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二

宋代刘攽

好酒岂吝情,读书不求解。天真任自我,淳白忘机械。

鼎鼎世上名,百年竟何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丰城刘静庵卷

明代王缜

摆脱尘嚣势利关,园林赢得此身闲。柴门昼掩无人到,花鸟成诗祇自删。

少室幽情清似水,秣陵高义重于山。古来斯道今谁是,都付先生一担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明代刘珏

笼鹅阁谁知轩后阁,宛在水之濆。
牖外树交合,阶前萍即分。
鸟窥书影静,鱼伺墨波勤。
岂有山阴帖,人言此右军。
斜月廊廊传踏月久,更获此为奇。
不在照能遍,无妨影乍欹。
槛承花始韵,檐阁树微亏。
何以添幽致,恰当弦上时。
四婵娟堂婵娟何以署,到果趣无涯。
隙地留移竹,曲阑不辍花。
暂延人意惬,久坐客心赊。
剥啄无妨静,深山讵有差。
螺龛竟日双扉掩,其中草色新。
石幢门外树,法相壁间寻。
借渡石微窄,凿渠雨始深。
一登绵昼夜,萧寂了无音。
玉局斋戒时非作态,入室自悠然。
作古宛如古,可传无意传。
才情因以胜,位置佐之缘。
方识命名者,前身玉局仙。
啸台空台超以旷,而亩未能盈。
缀石仅留意,栽花不在名。
借池崇地势,待月望山情。
长啸丰林下,恒思起步兵。
扶桑亭虚亭立水面,问树乃称奇。
不谓虬龙影,能于隙地垂。
互承栏并槛,交接涧通池。
长日披襟坐,摊书尤所宜。
众香楼花扉深不测,危立有层楼。
遥瞩盈庭树,宛然别一丘。
坐堪邀月下,登或当山游。
桂影趋檐际,清芬却想秋。
绣铗堂丽景旁相映,庭空水一湾。
借庑通竹径,留石让松关。
客远定须到,诗卑必痛删。
暗香浮涧外,恍若在深山。
旃檀室不来深处坐,何以涤吾愁。
古井汲苔绣,石床吟素秋。
幽香天际发,奇致室中求。
僮仆谙清事,支扉谢俗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赵雨三太守

明代释今无

又携琴鹤返中州,德泽曹溪水并流。烟起相江思父老,花寒庾岭照仙裘。

高飞神雀名偏好,独悟泥牛道更优。他日重繁君卧理,孤筇随处访沙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 秋夜

清代刘云琼

独伴孤灯,紧攒翠黛。雕阑倚遍无聊赖。闲添宫饼篆烟微,一轮霁月悬窗外。

彩笔拈来,花笺重载。玉人此夜知何在。空教清泪洗残妆,那堪今夜愁如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陆羽泉

宋代周弼

拟酌松根泉,先酹松下土。
瓯犧副都篮,拾薪自煎煮。
一杯复一杯,并酌连四五。
寄谢山中人,腹痛不累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丁亥岁除前二日书事

宋代戴表元

索索寒搜客,沉沉雨洗年。
残林生猎迹,归鸟避窑烟。
节物杯浆外,溪山鬓影前。
行藏都未定,笔砚底能捐。

徐端

徐端(约1754—1812)字肇之,浙江德清人,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苏清河知县。端少随任,习于河事。入赀为通判。乾隆中,河决青龙冈。振甲知涉县,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学士阿桂督工,见而器之,留东河任用,授兰仪通判。寻升缺为同知,调睢宁,又调开封下南河。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嘉庆十七年(1812)因积劳成疾,病卒。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