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登东城寄南华

清代朱厚章

苍烟影里独凭高,瑟瑟寒生薜荔袍。我愿满头常插菊,天生左手为持螯。

云随暮鸟归村树,风卷秋钟撼海涛。佳节一杯桑落酒,故人何处斗诗豪?

朱厚章

(?—1735)江苏长洲人,一作昆山人,字以载,号药亭。廪生。有才气,曾手自写字,同时口授一诗一文,使二人笔录。工隶书,能古诗、杂文及骈体小词。有《多师集》。► 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上后园山脚

唐代杜甫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
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
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
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
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瘴毒猿鸟落,峡干南日黄。
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
哀彼远征人,去家死路旁。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冽泉亭诗

宋代李廌

古井嵌空下如屋,寒泉馥冽甘如饴。
昔人传是龙蜃窟,睡未千岁人不疑。
云蒸每见飞雳火,沉绠或惹髯间氂。
安得海奴秉犀炬,乘月夜照窥端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六首 其六

宋代刘豫

寒林烟重暝栖鸦,远寺疏钟送落霞。无限岭云遮不断,数声和月到山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曼叔游高阳山

宋代韩维

久闻高阳胜,近在汝州侧。
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获。
烟云函两山,台殿开半壁。
解鞍高林下,仰视怯登陟。
苍松盘老枝,矫矫入檐隙。
微风韵其上,落耳寒恻恻。
枇杷两高树,中国所未识。
叶间青实骈,大与蜀土敌。
我来暮暮后,花草已狼籍。
不见踯躅红,西岩向人碧。
出门步榛荟,微迳不可索。
援篱下幽涧,剥藓题苍石。
鸟啼无定音,虎斗有遗迹。
石台平挺挺,野竹瘦历历。
主人尉下邑,奔走困符檄。
喜我萧散人,幽奇共搜剔。
息阴时一憩,贪胜还自力。
归时山气冷,草露湿游屐。
举手谢峰峦,高秋复来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行

宋代刘攽

移舟次北渚,风水亦有说。隐几见群山,昂头看新月。

田舍烟微茫,江船火明灭。夕阳归鸟尽,入夜人语绝。

劳生间忧虞,各自有怡悦。趣取一时欢,谁能问蛮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明代袁宏道

富贵岂非情,荣枯未必平。破笼麾鸟去,斸竹放云行。

穷骨耽书傲,寒毛看剑生。东方唇自腐,执戟竟何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江秀才莲花草庐

明代叶春及

严城东下敞书台,重镇身曾辟草莱。倚杖潮声三岛接,捲帘山色五公来。

青云高并芙蓉湿,落日遥从睥睨回。四壁萧条君自爱,汉王元羡长卿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道中得雨

宋代洪迈

吾行田野间,吁嗟连数村。
千山收宿雨,豀作黄梅浑。
渐看风叶底,一洗龟坼痕。
余功初行客,稍压旱尘昏。

朱厚章

(?—1735)江苏长洲人,一作昆山人,字以载,号药亭。廪生。有才气,曾手自写字,同时口授一诗一文,使二人笔录。工隶书,能古诗、杂文及骈体小词。有《多师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